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用舞蹈为盲人的生活带来一束光

2014年10月13日03:14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用舞蹈为盲人的生活带来一束光

“畅炯视障”创办人许莺。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海燕

我的价值观:
除了生活中的慰藉帮助,盲人更期待有尊严的社交。我创建互助平台,引进“与盲者跳舞”公益项目,就是想助盲人一臂之力,激活他们生活的热情。“公益”就是平等,自发,源自生活,分享快乐。我希望从公益中所获得的自信和快乐能传递开来,将爱播撒更多人。

认识许莺后,50多岁的戴兆蓉判若两人。
10多年前她中途失明,丈夫离开了她,戴兆蓉整日闭门不出,脾气很差。“我父亲也是中途失明,我很理解戴阿姨这种苦痛和无助。”去年8月,从日本留学归来的许莺毅然辞去外企工作,创建致力于帮助盲人的公益组织“畅炯视障”。一开始,她吃尽闭门羹,找不到需要帮助的盲人。有人推荐她参加电台节目,守在电台旁的盲人们知道了,许莺在寻找他们。口耳相传,汇聚来的盲人越来越多,戴兆蓉就是这样加入“畅炯视障”的。
但许莺发现,传统的公益项目仅仅在生活上助力,并不能满足盲人的精神需求。戴兆蓉曾向她吐槽,志愿者很热心,却总觉得隔了一层。“畅炯视障”的盲友依然局限在小圈子里,很少有机会与普通人社交,更谈不上展示才艺。
许莺在与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创意家负责人张宁的聊天中获得灵感。“普通人彼此间有一个礼貌的社交距离。可盲人看不见,他们需要人搀扶,这种身体接触是被动而无奈的。跳舞就不一样,同样是身体相互靠近,却是一种艺术社交,一种平等、有尊严的身体表达。”
如果盲人学会跳舞,就能有尊严地与普通人共享艺术、无障碍交流了。许莺决定将这个公益创意化为具体生动的实践。她告诉盲人伙伴,要请老师来教大家跳舞。有人不敢相信,“盲人老徐穿个西装上街就被路人取笑,我们能和其他人一样跳舞吗?”戴兆蓉听了,翻出当年的舞鞋,“我失明前曾在舞厅跳过交谊舞,这么美好的滋味还能重温吗?”
许莺从培训中心请来专业舞蹈老师。因为是头一回教盲人跳舞,由许莺当起“助教”,她和老师一起设计舞蹈动作。看到大家渐渐上手,许莺干脆和盲人一起编排集体舞“蓬擦擦”。她发现,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屋子里的氛围就变得柔和起来,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我去搀扶他们时,他们的身体略显僵硬,但拉着他们的手跳舞,步态都是轻盈柔软的。”这些盲人学得用心,与之共舞的志愿者也受到感染,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排练。
戴兆蓉的乐感好,她想尝试更复杂的舞蹈——探戈。许莺帮她找到了志趣相投的舞伴,对方是汇丰银行一位公关经理,他们排练的时候,许莺就在一旁当参谋,每个姿势、每个舞步,许莺都一遍遍帮戴兆蓉纠正。探戈舞步华丽高雅、热烈狂放且变化无穷,许莺看着她一点点挑战交叉步、踢腿、跳跃、旋转,从生涩到熟稔、游刃。“戴老师头一甩,手一搭,浑身都是优雅范儿。”一步一挪间,戴兆蓉不像先前那么沉默了,和舞伴也成了好朋友。
大家跳得那么有滋有味,被邀请在企业年会上登台表演。那天,戴兆蓉和舞伴的探戈随着《闻香识女人》的音乐惊艳全场,看到戴兆蓉优雅地甩头、旋转,伴着银行家的舞步深情演绎时,台下的人都震惊了,“没想到,盲人也那么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上台前,戴兆蓉和许莺诉说着心里话。“谢谢你给我的生活带来的这束光。跳舞对我来说,像是天堂的一道窄门,原来逆来顺受地忍受着痛苦,不知道如何摆脱,现在重又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从跳舞中尝到甜头的戴兆蓉,现在也成了志愿者,她和许莺一起编排舞蹈教给其他伙伴,把这份自信和快乐传递下去。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