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04日06:43 来源:新华日报
连日来,全省各地次第举行的文化休闲活动精彩纷呈,享受长假的老百姓沉浸其中,感受着精神娱乐的多姿多彩。
泰州:大戏连台看不够
这两天,泰州大剧院好戏连台,观众反响热烈。
“这个国庆,绝对是泰州戏迷的‘好日子’。”泰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王飞说。国家文化部艺术司从全国地方戏重点院团中,选调5台精品剧目来泰州展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天仙配》,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陆游与唐婉》,上海京剧院的《成败萧何》,上海昆剧团的《川上吟》和河南豫剧二团的《程婴救孤》都将逐一登台。今年是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泰州市还邀请了中国戏曲学院、李亦洁京剧工作室、长荣京剧院等院团来泰,演出新媒体京剧《梅兰霓裳》和新编历史京剧《如姬》。
泰州文艺界迎来繁忙的“金九银十”,各类文艺活动扎堆举办,特别是国庆期间,黄梅戏、收藏展、书香社区创建、广场舞大赛、音乐会……大大小小共计53场文艺活动将连番上演,高雅艺术与群众文化汇聚,精彩纷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饱享文化大餐。
为期3天的泰州市第二届文化企业产品展示会在城区泰山公园举行。数字领海电影科技有限公司这次展示的是采用3D技术的动画片《兔子镇的火狐狸》,该片即将在央视电影频道和立体频道播出。特耐王包装(江苏)有限公司展出的纸板可以代替木箱,具有轻便、出口无限制等特点。来自兴化的竹泓木船展位前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展示方带来了五款类型的木船,包括乌篷船、枪船、渔船等,虽然个头不大,但每一样都非常精致。
本报记者 赵晓勇 顾介铸
无锡:古运河畔彩虹夜
这个国庆假期,无锡人有很多可玩的去处。
“加油,加油……”国庆长假第一天,“华夏杯”金秋蟋蟀友谊赛在无锡东亭东方欢乐城举行,来自苏锡常地区的10支蟋蟀队伍、150只蟋蟀捉对厮杀,一较高下。江南地区古来有斗蟋蟀的传统,无锡每年都举行蟋蟀大赛,既为比赛,也为交友。“蟋蟀比赛也有一套规则。”锡山区蟋蟀协会会长冷明仁介绍。
台湾美食、亲子游乐场、手工创意店……2日,彩虹观光夜市在无锡古运河畔的阳春巷投入运营,各种台湾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一饱口福。
彩虹观光夜市总面积2.2万平方米,目前共有170多家商家入驻,其中台湾美食摊位占七成,无锡本地美食与全国各地美食占三成。有别于以往短期性的美食展销,这是无锡首个常态型的综合观光夜市。“彩虹夜市将学习台湾夜市模式,有一半摊位的老板是台湾人,带来正宗台湾美食。”夜市运营团队负责人吴孟哲介绍,夜市还有一些大型亲子游乐园及附有夜间照明的免费篮球场,很适合全家大小一同游玩。
下午三四点钟,人们就迫不及待涌入夜市,各种美食摊位前挤满了人。“臭豆腐香脆好吃,我们还吃了大肠包小肠、蚵仔煎。”从浙江到无锡旅游的薛丽梅说,这里的美食口味正宗,价格也很实惠,一个人花20元就能吃饱了。
夜市还带来台湾特色文创产品,如陶艺、木工、金工、皮革等手作工艺,力求让人玩得开心。
本报记者 浦敏琦
淮安:娱乐送到家门口
“祝福,祝福,祝福大家都安康!”10月2日,淮阴区黄河广场,家住黄河花园的马阿姨边拍手边伴着旋律哼唱、摇摆,“每年的娱乐周我都会来,是铁杆粉丝了,节目很喜庆很精彩。”
今年国庆,2014“幸福淮阴·国庆‘百姓广场娱乐周’”如期而至,连办三天,把欢乐送到基层群众中间,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让现场观众陶醉其中。
广场周边,民间才艺展汇集了剪纸、布艺、串珠等形式多样的民间才艺,吸引许多市民驻足观看,啧啧称奇。10位知名书画家在广场上挥毫泼墨,向市民免费赠送书画,拿到作品的市民们乐得合不拢嘴。
“娱乐周的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希望能一直办下去。”现场观看演出的群众对广场娱乐周活动交口称赞。经过十年的坚持和努力,娱乐周已成为淮阴人节日里最喜欢的公共娱乐和休闲方式。 本报通讯员 支 梅
本报记者 蔡志明
南通:南瓜王国乐趣多
金秋十月,南通啬园一派丰收的景象,4万多只南瓜打造的“南瓜王国”吸引了远近游客,人们争相驻足留影,处处留下欢声笑语。
“哇塞,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南瓜呢。”10月2日,一走进啬园,通师二附学校的吴雨涵小朋友就被这里正在举办的南瓜节所深深吸引。“舞动的世界杯”、“丰收的旋律”、“神秘海盗船”、“南瓜马车”……偌大的啬园里,各式各样的南瓜通过精彩创意设计出的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景观小品,成为最夺人眼球的新看点。吴雨涵蹦跳到由500多只各式南瓜制成的“神秘海盗船”前,一个劲地要爸妈拍照留念。
啬园管理部主任韦文静告诉记者,这次南瓜节共用了4万多只近百种各式各样的南瓜,大多是节前专门从安徽、河南农村买回来的。“我们就是想通过各个品种的南瓜、造型独特的场景设计以及意想不到的特色活动,为游客打造一个妙趣横生的南瓜王国,增添节日喜庆气氛。”据介绍,游客们在近距离观赏南瓜的同时,还可品尝各种南瓜美食、参与南瓜涂鸦等特色游戏活动,尽情享受南瓜节带来的各种乐趣。
本报记者 陈 明
(来源: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