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忏悔“表演”减刑,不如劳动改造靠谱

刘立峰

2014年09月30日13: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风云激荡的反腐态势下,一些官员选择在铁窗生活中反思,据说,公开在媒体上忏悔的服刑官员可能获得嘉奖和减刑,这样做,可能考虑到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的社会效果和教育意义。(9月28日 《中国青年报》)

一个“据说”还是引起媒体的一片关注,而9月24日原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涉嫌受贿庭审现场上,刘铁男刚刚为全国人民上演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痛哭流涕表演“好戏”,并“梨花带雨”地边哭边忏悔:“每每看到起诉书,都在反问我自己,这是我吗?怎么会到今天?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这是哪里呀?我怎么会堕落成这样呢?”“如果时间能倒流,我应该做两袖清风、心无旁骛干事业的人。我以前确实是这样一个人,贪腐行为害了我自己,害了孩子,毁了家庭。”其寄望通过痛哭流涕的表演感动法官,在忏悔中换得减刑的目的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而刘铁男是去年5月12日落马的,也就是说,为了这场十几分钟音泪俱下、声情并茂的珍贵出演,其已精心准备了一年零四个月外加12天。

那么这场精心准备的表演会赢得掌声吗?原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苏顺虎庭审最后陈述中也曾声泪俱下:“自己生在贫苦家庭,家里弟兄8个,先后有6个弟兄夭折,上小学的学习用具和作业本,都要靠自己捡破烂卖钱获得……”。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最后陈述时表起了自己功劳:“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上百个工厂,几千名工程师,几万名职工干了整整7年,走了3大步,形成了中国自己的高速铁路体系……,我会认真改造自己,重新做人,继续为高铁作事情。”不过,以上二人在媒体高调报道庭审现场后即不再说宣判结果,但基本上这些涉案几千万的官员都会被判无期或死缓。

一位法律界人士解释称,除了在法庭上贪官们宣读朗诵“忏悔书”之外,还有许多官员在“双规”后写给纪委、检察院等办案机关及党组织自我反省材料,而有些党委与司法部门还会特别将这些“忏悔录”刊印成册,作为反腐倡廉的“反面教材”下发各部门,于是许多官员在职时就早已熟读,并总结好了忏悔书的规律、提纲、核心思想:先谈自己出身多贫寒,然后通过读书、努力,在党的培养下走上了领导岗位,“干出了很大的成绩”,后来不断升迁手中权力越来越大,由于“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被亲戚、朋友或者情人拉下水,最先是从点滴做起,拿人“一条线”,收人“一根针”,到最后越贪越多,越陷越深,逐渐走上犯罪道路,深感“对不起领导,对不起党和人民,也对不起家庭、孩子”……。

因为曾看到了“忏悔书”的正面效应,有些落马官员还会在案件审理前搜肠刮肚几个月提前书写忏悔书,如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法庭最后陈述时拿出事先写好的几页纸念到声泪俱下,这情景不由让人想到了这些腐败官员在任时走上会议主席台掏出讲话稿振振有词大谈廉政的情景。不过,也有腐败官员水平不足导致忏悔书抄袭现象发生,如原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绍仓在庭审阶段含泪宣读的忏悔书大部分抄自曾刊登于《检察日报》上的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原区委常委朱福忠的悔过书。如果说抄袭别人论文、文章的叫文贼、“文抄公”,那么抄别人忏悔书的应该算什么呢?忏悔贼?“悔抄官”?

与落马官员庭审现场声泪俱下忏悔表演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他们在台上的廉政表演,如原遵义市委书记多次大讲“三道防线”、“廉政五关”,甚至还曾和与会人员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原南京市长季建业有各色“廉政佳话”,并曾为《扬州勤廉史话》作序,并曾高调承诺“做一个廉洁从政的市长”,“做到不为亲戚朋友谋私利,不允许亲友家人打我的旗号办事、拉工程,不干涉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方面的事项”。曾做了24年部级官员的白恩培曾表示,反腐倡廉“要做到言行一致,率先垂范,绝不能在台上、在公开场合讲得头头是道,但在台下又另做一套,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只可惜,这些在台上曾精心廉政表演并赢得一片掌声与喝彩的官员最终自食其言、自抽了耳光,那么,当他们落马后再次惺惺作态,声泪表演之时,谁又在继续给他们鼓掌呢?又是谁为他们再次搭建了表演的舞台?

近期,央视《新闻调查》播出了《高墙里的官员们》,曾位手握重权,西服革履,发型一丝不乱,每天公车出入,秘书打理起居的原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在阳江监狱里与其他犯人一样到彩灯生产车间装彩灯1000-4000个,他甚至为了能超额20%完成任务而“忙碌地忘记上厕所”,而让这位曾经的高官充满“干劲”的动力只是为了换取一个月度“嘉奖”机会,而连续6个嘉奖可换得一个“表扬”,3个表扬会得到一个“积极分子”,而一个“积极分子”加一个“表扬”就可以减刑一年。如果我们按一个月每天穿3800个灯泡可以获得一个嘉奖算,那么罗荫国想要获得一年减刑机会即需要24个月完成2736000个穿灯泡任务,如果说腐败官员一篇忏悔文章加“梨花带泪”表演即能换得几年减刑机会,那么让狱中为一个“积极分子”努力奋斗18个月的罗荫国们情何以堪?

简而言之,与其让这些腐败官员投机取巧,以忏悔书的形式在表功与表演中博取法官同情获得判刑机会,倒不如将他们及早投入狱中,让他们以勤恳的劳动改造与犯人平等竞争那如同官级的嘉奖、表扬、积极分子机会更靠谱与公正。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