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6日07:32 来源:湖南日报
朱章安 方富贵 郭华 李子木
沉到底,督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常宁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督导高质量,防止走过场。21个督导组毫不怠慢,与督导单位同步展开工作,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听取意见,带着重点问题调查研究,针对重点问题联合 “会诊”……
“五责”到人 舞出“杀手锏”
“谁主管、谁负责,谁督导、谁负责,谁指导、谁负责,谁联系、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 “‘五责’捆绑,追究到底”。常宁市委书记何录春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要求,掷地有声。
探到深水,触及根本。常宁从严从实做好督导工作。出台了《常宁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追责的10种具体情形,倒逼各级各单位拉满弓、绷紧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市委第2督导组组长郭祥君深有感触,“光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哪里够?我们的组员必须深入单位内部实地了解情况。”活动伊始,郭祥君一行就深入蓬塘乡进行走访,听民意,解民忧。
市委第18督导组组长邓安国一语破的:“参加督导工作就是参加一次新的时代大考,要‘身’入一线‘听真话’,‘脑’入一线‘取真经’,‘心’入一线‘办真事’。”
感悟源于实践。邓安国一行“沉下去、巡得勤、严督导、真帮助”,蹲点督导、随机暗访,不怕麻烦、不怕多跑,换来了活动目标任务的圆满落实。6月,邓安国等深入工商局“守株待兔”,督导机关作风,整整一个礼拜,督导组从早上7点到下午18点,坚守在一线,逮捉“慵懒散”。发现有3个同志经常迟到,立即督导其单位分别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并建立长效机制,每天安排一个局班子成员负责考勤,基本杜绝了迟到、早退现象,机关作风明显改进。
市委督导组对不同情况不同督导,分类指导,不断延伸督导触角。深入到地方、单位,甚至干部群众的家中,谈心谈话,听取意见。并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县处级干部共联系64个单位,乡科级干部共联系465个基层单位,层层办点示范,全程督查指导,始终把活动放在心上、把工作抓在手上、把责任扛在肩上。
“立项督办、逐项过堂”,“跟踪督导、整改销号”。这是常宁群众路线教育严格督导的“杀手锏”。以督导为抓手,抓住解决群众难题不放手。
庙前镇为解决群众“办事难”,投资10万元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窗口式”服务,群众点赞:“衙门”向民开,方便等你来。
西岭镇平安村建立健全村级活动场所管理制度,村干部天天轮流值班,公开向群众承诺:有事找干部,服务打包票。
谋划精细 运筹帷幄中
践行群众路线,常宁市坚持用督导这个“扳手”去拧紧“四风”问题的“螺丝钉”,精细谋划,运筹帷幄。
“督导工作就要‘一竿子插到底’”。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涛斩钉截铁。活动伊始,常宁市制订了“三台账两标准”,较好地解决了活动推进过程中认识上不去、标准不统一、工作不平衡等问题。继而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先后推出了“1+1联村”、民情联络员、电视问政和“亮身份、作承诺、践行动”等四个活动载体。其中,“1+1联村”方面已结成帮扶对子3100多对,走访群众20多万户,慰问困难群众9800多户,落实帮扶资金680多万元;民情联络员方面已建立起一支总数达842人的民情联络员队伍,收集到有价值的意见建议1200多条。
电视问政,“烤”验官员。让政府为百姓答疑解惑,为公众提供最直接的行政参与和监督平台,让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有效回应。常宁市创新举措,已开展了两期“电视问政”。
“规模化养猪场的猪粪随意堆放,并存在病死猪未深埋问题,引发附近居民及师生怨声一片……”
“城市越来越大,如厕难却越发成了大问题!”
5月26日晚,常宁拉开“电视问政”的序幕。问政代表“辛辣”发问,专家学者尖刻点评。场面紧张,气氛逼人。
电视问政让人民群众当“考官”,职能部门“一把手”当“考生”,一个个在暗访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被活生生地展现在广大电视观众面前,真正是“扯烂裤裆敢亮丑”,职能部门压力大。
“责任重大”、“马上整改”是参加问政官员说得最多的话。一个个尖锐的提问、一个个针砭“四风”问题的暗访短片,促使被问政领导郑重承诺,立行立改。
为让整改件件有着落,常宁对每一个被问政的问题专门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时整改,并启动问责制,要求各单位出台公开承诺制、整改台账制、事后回复制、交办难题销号制等一系列“硬性”制度,市新闻媒体聚焦被问政的问题跟踪、回访报道,并在第二期“电视问政”栏目中进行评议。电视问政“烤”验官员责任,“拷”问干部作风,倒逼问题整改。
见证问政全过程的市民阳抗则认为,电视问政开创了常宁许多第一,“第一次这么直接地面对问题,第一次可以这么直接地与局长们对话”。她希望以后的问政话题涉及面可以再广一些,但愿“有更多的普通市民可以成为问政嘉宾”。
一石激起千重浪。常宁两期“电视问政”后,市民热议像煮沸了一锅粥,反响强烈。从常宁市有关方面获悉:被曝光的漏水管已经修复;西门桥下的违规违建牌馆已经整治到位;而整治养猪场的现场办公会也于当天召开,目前湘江流域常宁段已拆除29户养猪场,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电视问政整改,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
明察暗访 高压正风纪
常宁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开展正风肃纪、行政效能明察暗访,督促各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立行立改,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
访办事窗口,访基层群众,访机关作风……常宁市采取开通行政效能公开投诉电话、体验行政服务大厅办事程序、随机访问办事群众等方式,明察暗访政府部门和办事窗口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态度生硬、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行为;对涉及干部个人的,当场指出、立即整改;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电话调查、实地查验,了解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及时督促问责。4月5日至4月7日,常宁市派出4个督查组,对各乡镇、市直机关各单位采取明察暗访、发送短信、下发文件、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开展公车扫墓专项整治活动,将公务车辆监管贯穿于节前、节中、节后各环节,并在四个出城路口和主要交通要道、公墓区对公车私用情况进行暗访,抄录违规车号。
常宁市在全面抓好58项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24项重要整治工作的落实,着重对“整治乡镇干部走读”、“清理整顿村级财务和三资问题”、“整治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拖欠群众钱款、侵占群众财物”等“四风”突出问题加以督促,特别是“服务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以整改。4月25日上班时间,市明察暗访督查组,发现市统计局陈某在单位办公室电脑上看球赛,给予陈某记过处分,并责成统计局免去其政策法规股股长职务。
明察暗访,巡查回访。围绕人员到岗、“开门办公”、在岗状态等方面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加大曝光力度,严肃查处,先后3次处分并全市通报16起“四风问题”突出典型案例。今年6月,督查组暗访发现松柏镇“黑的”严重,非法载客,督其整改。然而,在随后的回访中,发现整改还未到位,“黑的”横行,当即下发督办函,限期整改,还给群众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据悉,全市1-8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1件,严肃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将6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其中,科级干部2名,查处公车私用1起,拍卖违规公车2台。严肃查处了水口山希望中学校长颜某赌博案,给予其记过处分,免去其校长职务。
复检复查 回炉再“补火”
发展还不平衡,有的单位学习教育不够深入,满足于走走程序,隔靴搔痒的多,反映“四风”问题的少……针对存在的问题,常宁市及时“回头看”,挤干“水分”,回炉“补火”。
7月9日,市委书记何录春来到烟洲镇检查,发现教育实践活动规定动作标准不高,征求意见走过场,整改台账套话多,谈心谈话太客气,群众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没有解决,教育实践活动与实践工作“两张皮”。
为此,烟洲镇对各环节和活动内容进行全面“回炉”、“补火”,当即召开镇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和基层党支部负责人会议,重新学习把握活动标准和要求,对活动开展以来的每一环节和细节进行反思,把全体机关干部分为6个组,每组包6个村,形成党委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带组,全体党员干部包村的责任机制;“接地气”征求意见,把干部的民情日记、民情台账、民调走访结合起来,机关干部逐村逐户走访,收集问题力求全面、真实尖锐。通过集中开会、座谈、入村入户、电话调查等形式,重新收集群众意见,总量比上次增加34%;交心谈心重“辣”味,由原来的悄悄话变成“打开窗子说亮话”,敢于“描黑”,直言不讳,既有对工作的评价得失,也有对个人作风的中肯建议,有深度的多了,语气重了,辣味浓了;边学边改惠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筹集资金30余万元,在全镇5条主要干道和36个村(居)委会安装了85盏新型一体化太阳能路灯,亮化农村夜晚;投入资金10万元,美化净化街道社区;对乡镇低保户进行集中评审评议;在排查的安全隐患地区,新建维修安全警示标示21处;为全镇76名保洁员发放遮阳帽、雨衣和手套;于周边乡镇交界处新设“烟洲人民欢迎您”的界牌,并在主干道安装4个监控摄像头;建立烟洲手机短信群,随时发布天气、出行资讯提醒;马路沿线全部割草清理,设立一系列道路警示标示。烟洲镇群教活动实打实,上访反映问题的少了,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多了。
为了防止活动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常宁市要求学习认识再“补火”,查摆问题再“升温”,谈心谈话再“回炉”,对照检查再“淬火”, 取得明显成效。
市交警大队是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的窗口单位。该大队对群众提出的服务方面不周到的问题重新建立整改台账,实行对账整改,做到问题对号入座,整改责任到人。将办事人员、办事政策、办事程序、办事期限在大厅公告公示,告知群众。所有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推行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杯茶水、一个座位“四个一”满意在岗位优质服务,重塑“窗口”的良好形象。今日交警队,春风笑面开。
(来源:湖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