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3日06:52 来源:新华日报
9月21日,全国首家高校对外开放解剖学开课仪式在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举行,市民与大学新生共同感恩追思“无语良师”,献上黄菊花,双手合十行追思礼。
“无语良师”是近年我国对医学教学用遗体的尊称。在解剖学开课前,师生用庄严肃穆的仪式表达对“无语良师”的感恩和追思。这些做法不仅是表达对“无语良师”的感激,更有助于医学生初学医道之时就建立一种对生命尊重的文化。类似做法希望能成为我国医学院解剖学开课的必要程序。
遗体捐献对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意义极大。近年,我国“志友”——志愿捐赠遗体者人数大大增多,还有了一些民间的“志友”组织,但需求的“缺口”仍然不小。所以,对“无语良师”的概念和尊崇要多宣传,让民间知道,促进形成有利于遗体捐献的社会氛围。
更好的做法是,对“无语良师”感恩和追思从医治无效死亡后就立即开始。如在美国不少医院,志愿捐赠遗体者死亡后,医护人员和家属立即围绕在遗体旁,共同向逝者致哀告别。有的美国医院还开展“活告别”,在志愿捐赠遗体患者尚有意识时,医护人员和家属就当面向他做深情告别和感恩称颂。这些好做法,我们也可以借鉴。
(来源: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