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扬州瘦西湖隧道 建成通车

2014年09月20日07:11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扬州瘦西湖隧道 建成通车

图为第一批社会车辆通过瘦西湖隧道。 刘江瑞摄

  本报讯 19日上午,扬州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工程量最大的市政工程——4.4公里长的瘦西湖隧道建成通车。这条隧道采用14.9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掘进施工,因此成为世界直径最大的单管双层城市隧道。

  “这短短的三四公里,可是老扬州几十年都想跨越的距离。”家住扬州翠岗小区的王克林一早特意来到隧道口见证开通。“以前都要从文昌路走,上下班高峰,五六公里路程,开车至少半小时。现在好了,有了这条隧道,路上能省一半时间。”

  “扬州建瘦西湖隧道,这个梦想延续30多年。”扬州市政建设处吕秀龙主任介绍,长期以来,扬州城东西向交通主要靠主干道文昌路,缓解拥堵,建隧道穿越瘦西湖景区,是最好办法。2010年,瘦西湖隧道建设方案被提上议事日程。

  南京玄武湖隧道采用围堰明挖法施工,打坝、抽水、挖土,完成隧道结构后再回填土。其优点是成本小,缺点是周期长,对环境破坏大。扬州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说:“瘦西湖隧道穿越宋夹城区域,搞大开挖行不通。按扬州古城池演变的历史和考古规律,如果采用地下盾构的办法,把掘井打到-10米以下,可以避开这些地下的埋藏。”

  “当时中国盾构技术已成熟,加上扬州财力多年积累,有能力完成这个重大项目。”隧道总工程师余郁说,最终决定采取“单管双层”的盾构方法,兼顾节约成本、集约资源、保护文物三方诉求。

  2011年8月21日,瘦西湖隧道开工。由于隧道施工地段的地质是老黏土,施工遇到世界级技术难题。

  老黏土,黏度极高,能切削坚硬岩石的盾构机在扬州有些“水土不服”:泥土像膏药一样贴在刀盘上。工程人员对盾构机的刀头进行改造,用快刀增强它的切削能力,但在遇水则软、无水则硬的老黏土面前,能切削岩石的盾构机却束手无策,12个小时只能推进两米。

  “在全断面硬质黏土层掘进,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无成功经验可借鉴。”施工方负责人张公社回忆,中铁十四局成立科研团队攻关,通过对盾构机冲刷系统、泥水分离系统进一步改造,终于解决全黏土层盾构泥水处理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超大直径盾构机在全断面黏土地层平均日掘进4环8米、最快日掘进6环12米的两项世界新速度。

  扬州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杨正福介绍,瘦西湖隧道可分担扬州东西之间1/3的车流量。连接隧道与城市东部的新万福路将于明年通车,扬州东西之间将多出一条快速通道,单程有望缩短到半小时左右。届时,扬州城区将形成30分钟市区交通圈。(李 源)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