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0日10:40 来源:黑龙江日报
写在纪念黑龙江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
黑龙江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已走过二十年,感受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老区的厚爱关怀,目睹了社会各界对老区的回报支持,亲历了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老区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民生事业明显进步,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老区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来之不易,值得回顾总结。
一、老区发展变化来自于党政领导的关怀重视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把老区群众挂在心上,把老区脱贫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指示、出台政策。省委、省政府一如既往地关怀重视老区,召开老区工作专题会议,出台促进老区发展的政策文件。特别是2012年召开的全省老区工作会议,提出了到2020年老区发展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及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要求,对老区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各市、县党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对老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普遍强化了对老区工作的领导,党委设立老区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建立老区办,并制定老区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出台加快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老区发展变化来自于特殊政策的指引扶持
从老区发展历程看,政策至关重要。全国历年“两会”、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问题。省委、省政府两次下发政策性文件,支持老区发展,推进老区脱贫。各市(地)贯彻省委3号文件,还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使得老区发展政策落地结果。特别是省政府每年投入老区2000万元,作为解决老区特殊困难资金;一些市(地)县也相继建立了此项资金,目前已达4000万元,为老区贫困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
三、老区发展变化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
近年来,一些社团组织、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者及有关部门以不同方式倾注对老区之爱,并付诸实践,加快了老区发展步伐。从全省情况看,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呈现多种方式。一是分工包扶老区。党政军机关包扶老区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在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帮扶,促进了老区村生产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感恩回报老区。一些从家乡走出去的农民企业家、工商业主成功不忘家乡,为改变家乡的贫困状况做出极大努力。三是爱心援建老区。黑龙江宝宇集团、鸡西市宝泉无烟煤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为老区发展捐资。四是投资开发老区。一些企业与个体经营者到老区投资开发,既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实现了企业与农民的互利双赢。
四、老区发展变化来自于老区精神的传承弘扬
就黑龙江来说,革命老区精神重点是在长期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抗联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的各种纪念活动中,老区干部群众深情回顾了抗联历史,共同总结概括了抗联精神,即:不屈外侮、奋起抗敌、捍卫民族独立的伟大民族精神;忠贞爱国、矢志不渝、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困境求存、险境无畏、绝境赴死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愈挫弥坚、宁折不弯、坚韧不拔的顽强奋斗精神。我们看到,各地为宣传弘扬老区精神采取了多种形式,通过宣传老区历史贡献、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改革发展的先进典型来弘扬老区精神。
面对老区呈现的发展变化,我们为之欣喜;展望老区今后的发展任务,我们还须做出艰苦努力。要更加珍视这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在老区工作中,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工作的重要指示,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更多深入老区、研究老区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建议,发挥好省委老区工作的参谋咨询服务作用。要尽心竭力地为老区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还要牵头做好协调联系工作,宣传动员社会各个方面更多地支持老区,更好地发展老区。
(黑龙江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来源:黑龙江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