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在监管的指引下成长

2014年09月03日07:15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在监管的指引下成长

  汪 律

  她是金融湘军的新锐力量;

  她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区域性商业银行;

  她是“湖南人自己的银行”。

  ——华融湘江银行

  三年多来,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湖南银监局等监管机构的支持下,华融湘江银行严守风险底线、规范经营发展、完善金融服务,在创建“好银行”的征程中,步履从容,身姿傲然。

  落实监管政策不含糊

  “不能越雷池半步!全行各项业务经营必须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制度框架内运行。”2010年10月,在华融湘江银行成立之时,董事长刘永生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在深化改革发展中,该行着力构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四位一体”的法人治理运作平台,规范运作“三会一层”,健全和细化授权管理体系,落实条线管理责任,为该行保持创新与活力、实现稳健、高效成长奠定了强有力的体制基础。2013年该行董事会被《当代银行家》杂志评选为最佳董事会。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防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华融湘江银行认真落实银监会尚福林主席提出的“四个回归”要求,按照“架构清晰化、制度健全化、流程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手段科学化”的工作思路,建立全方位、全流程、全员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每项业务、每个岗位的全面风险管理,滚动循环的“排险工程”,不断强化的IT技术和不断更新的业务操作系统与管理系统,为该行安全营运提供了制度和技术保障。

  该行对房地产、平台、“两高一剩”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实施限额管理,将非信贷资产纳入五级分类管理,完善资金转移定价(FTP)管理机制,系列措施有效防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推行全行全面风险大排查和信用风险专项治理,强化排查问题的整改落实。启动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顺利完成省直社保系统、资金管理系统、POS转账系统、内部审计系统等多个系统开发,IT系统安全平稳运行,获得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作为“湖南人自己的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始终根植湖南、服务湖南、奉献湖南,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同生共荣。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下,该行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紧紧围绕综合化经营和结构金融做文章,强化“表内加表外,以表外为主;银行加投行,以投行为主”的信用总量投放,积极支持湖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上半年,该行累计向湖南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放信用272.74亿元,支持了涔天河水利枢纽、长浏高速等地方基础设施项目;向“2014年银行业支持湖南重点建设项目”投放信用41.76亿元;向中小微企业新增贷款达到全行上半年新增贷款的61.15%;发展“大零售”,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规定,让利于民,惠及百姓。该行积极响应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在武陵山片区设立了3个分行,网点数达到22个,县域支行达到8个,区域内信用总量194.07亿元;支持了张家界慈利县工业园、怀化舞阳经济开发区等一大批当地重点工程建设,为区域内旅游及旅游配套服务行业发放绿色信贷。

  规范经营行为不松懈

  “依法合规科学发展、风险管控责任到人”,“风险是硬约束,是第一责任”,“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管事”。在中国华融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指引下,华融湘江银行连续三年开展“管理年”活动,筑牢业务管理、风险合规、稽核监察的风险管控“三道防线”,严守风险底线,确保合规稳健经营。

  开展“牢记合规”、“牵手合规”活动,开办合规大讲堂、组织“合规百分百”考试、设立内控合规道德热线……合规建设全面推进;制定内控建设三年规划,强化内部管控;逐项清理全行700余项管理制度,确保制度有效覆盖经营管理各层面和业务流程各环节;开展“阳光信贷工程”,搭建“阳光服务”平台,规范信贷从业人员行为;以“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为原则,加强定价和资本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改造升级灾备系统,建设异地灾备,同城和异地系统灾难恢复能力均达到四级监管标准;加强网点物防、技防建设,全面提升全行安全防范等级,单位安全防范合格率达100%。通过一系列举措,华融湘江银行内控合规管理迅速步入正轨。

  随着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以及加强流动性管理等一系列监管新政的出台,华融湘江银行深入分析研究,切实提高应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适应能力。该行认真执行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同业业务,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和企业融资成本,成立理财专营部门,提高同业业务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控,深入研究银行业流动性风险新特征,持续提高负债稳定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积极防范流动性风险。

  为确保风险防控责任到位,华融湘江银行认真落实“双线”风险防控责任制,总、分、支行层层签订风险防控、勤政廉政、维护稳定、安全保卫和案件防范、保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风险防控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监管部门要求,行纪委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提出十二项廉政要求,着力打造学习型、团结型、效能型、廉洁型班子。实施“红、黄、蓝牌”处罚制度,严格责任追究,保持案防高压势态,实现“不发一案、不倒一人”的目标,确保依法合规稳健经营。

  破解经营瓶颈不畏难

  正所谓,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当前,银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环境日显复杂,客户需求日渐多样,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挑战。

  面对当前复杂的金融经济形势,华融湘江银行坚持改革要“适应新常态,蹄疾而步稳”,发展要“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的发展思路,走出一条“稳中求进、进中求新”的“稳健经营”之路,不断加快推进经营战略转型。该行始终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由传统业务向创新业务转型,着力“区域化”、“专业化”、“网络化”、“综合化”和“流程化”发展战略,着力培育综合金融服务优势。

  该行以巩固传统业务优势为基础,实施特色经营,依托中国华融集团多元化平台,充分利用公司多元化、专业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系统内银证、银信、银租、银期合作产品,探索形式多样的业务合作模式;加强消费金融营销和财富管理,理财产品销售额突破百亿;加强小微业务批量专营平台建设,形成了“小微七专”的特色发展经验;推进投行、票据、国际、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打造综合金融服务特色,不断提升战略业务发展能力。该行债券交易量进入市场前百强,国际业务获得湖南省外汇管理2013年度考评第一名。

  随着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传统银行高资本占用型发展之路难以为继。面对这一问题,华融湘江银行制定了《2013-2018资本达标规划》,着力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积极开发经济资本管理系统,建立风险资本约束机制,加大资本配置与结构优化挂钩的力度,经济资本全面应用于考核。加快业务发展转型,多渠道拓宽资本补充来源。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2013年,该行通过增资扩股募集资金16.64亿元,实收资本增加至61.61亿元,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由于历史包袱等因素,非生息资产处置成为制约华融湘江银行经营发展的障碍。为此,华融湘江银行积极拓宽处置思路,采取公开拍卖、打包处置、挂牌转让、委托处置、资产信托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地处置非生息资产,并且做到“两公开”,即委托拍卖机构或产权交易所公开处置资产项目、采取招投标方式公开选聘处置中介机构。三年多来,该行成功处置了历史包袱余额70%以上的非生息资产,有效化解了风险隐患,提升了资产质量。

  三年风雨兼程,华融湘江人始终践行“依法合规”理念,用辛勤的汗水和创新的精神,砥砺奋进,铿锵前行,实现规范经营、稳健发展。

  面向未来,华融湘江银行必将释放出空前的发展潜力,朝着“建设具有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努力奋进,成就新的跨越。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