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对官场“逆淘汰”要敢于“亮剑”

吴天文

2014年08月18日14: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期,在数十名违法官员被刑事处理、锒铛入狱之后,广东省委向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公布了对茂名领导干部系列违纪违法案件中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的组织处理结果。其中,信宜有个镇长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但多年没有提拔。为了升任镇党委书记,他抵押贷款5万元,凑了20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却也因此受到处理。(据8月16日新华网)

为了不被官场“逆淘汰”,为了迎合与满足贪官对金钱的追求和索取,为了使自己能得到快速升迁,这名“优秀”镇长不得不采取以抵押贷款的方式行贿买官,终因案发而被惩处。如此结局既令人拍手称快,又让人感到惋惜,更值得人们深思。令人拍手称快的是,无论是卖官者还是买官者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让人惋惜的是,这名“优秀”镇长的大好前程又被官场潜规则和自己的贪婪给葬送了。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整治官场“逆淘汰”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仍任重道远。

所谓的官场“逆淘汰”,就是指在选人用人上,那些政治坚定、品行端正、作风扎实、埋头苦干、不跑不送的老实人被那些善于投机钻营、擅长巴结讨好领导、喜欢勤跑勤送的人给排挤、淘汰掉了。也就是说,好的被坏的淘汰了,优秀的被劣质的淘汰了,君子被小人淘汰了,忠诚的被投机的淘汰了,实干的被空谈的淘汰了,正气的被邪气的淘汰了,有能力的被有关系的淘汰了,不跑不送的被爱跑爱送的淘汰了,清廉的被腐败的淘汰了。

自古以来在官场上,许多趋炎附势、讨好献媚的小人、奴才都很得志,而那些既有才干又很正直的老实人往往受到排挤,甚至没有好下场。如今,这种现象又死灰复燃了,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单位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见一些道德品行差、工作能力低、爱跑爱送、甘愿“献身”领导的人被提拔重用了,那些埋头做事而不善声张“造势”、清正自守而不好吃吃喝喝、不想跑不愿送的人往往会被排挤、打压、淘汰。

治国安邦、取信于民,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官。选用什么人,不选用什么人,是一种导向。实践证明,选用一个作风好的人,就等于树立了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转变作风产生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选用一个作风不好的人,就等于打开了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闸门,就会伤害干部群众的心,就会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就会影响党风政风民风。我们要从严治官,就要敢于向官场“逆淘汰”现象“亮剑”,就要勇于向官场潜规则“开炮”,就要下硬茬、出实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而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首先,必须紧紧抓住选人用人评价与选拔机制建设这个根本。要整治官场“逆淘汰”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本途径就是要健全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相互配套、有效运行的选人用人评价与选拔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健全干部考评与选拔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破除官场“逆淘汰”现象,就是要让“能者上、庸者下”,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与舞台,让庸官、懒官、散漫官再无法滥竽充数,让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者受到严惩,让德才兼备的老实人得到提拔重用。因此,必须从制度上根除不唯GDP取人、不简单以票取人、不以年龄大小取人、不任人唯亲、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以及庸官、懒官、散漫官得利、混日子。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内容更加完备、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健全、措施更加有力、操作更加科学管用,但从长远来看,再好的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再好的制度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再好的制度都需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因此,必须紧紧抓住选人用人评价机制建设这个根本,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其次,必须牢牢抓住各级党政“一把手”这个要害。笔者认为,官场“逆淘汰”现象死灰复燃甚至肆无忌惮的症结和根子还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主要领导身上,是他们理想信念不坚定、民主与法制意识不强、执行制度不严、组织纪律较差,甚至结党营私、狼狈为奸的结果。按照现行的体制,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任免是由上级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的,各个部门领导的任免是由各级党委和政府集体研究决定的,但实际上,在一些地方选谁用谁是由同级或上级党政“一把手”个人说了算,集体研究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如果再不下硬功夫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再不抓住这个要害,如果再不严格按照有关制度选出德才兼备的“一把手”,如果再不提高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素质与能力、不增强民主意识、不强化监督检查,不敢对官场“逆淘汰”等现象“亮剑”,那么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然会愈演愈烈,甚至还会出大问题。因此,必须牢牢抓住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这个要害,必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第三,必须抓住对选人用人制度的落实这个关键。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遏制官场“逆淘汰”、“为官不为”、“庸官懒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关键还在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否能够认真执行干部政绩考评与选拔任用制度,是否能够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以前,我们出台的各种制度都是比较好的,但在一下地方很难落在实处,主要原因就在于执行力度不够,许多领导干部不按制度办事,出了问题又没有被严肃追责。因此,必须加强对《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执行到位;必须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加大对违规违纪选人用人、“逆淘汰”、“为官不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行为的查处,必须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秦汉雄风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