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07日09:51 来源:内蒙古日报
本报8月6日讯 (记者 杨利伟)在相对干旱寒冷的包头,花卉竟然能够成为设施农业出口的新亮点,这听起来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而在第二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包头展区上,一盆盆高雅绽放的蝴蝶兰吸引了韩国客商段明鹤的极大兴趣,当下便与包头市华兴天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达成了为期1年的购销合同意向,合同金额高达1000万元。8月8日正式签约后,第一批蝴蝶兰即将坐船“漂”向韩国。
这只是热闹的包头展厅的一个侧面。
据包头市农牧业局产业化科科长贺亮伟介绍,本次博览会上,包头共有57家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展出,参展产品种类有牛羊肉、乳制品、粮食、油脂、糖、调味品、酒、饮品、果蔬、绒毛制品、鹿制品以及骨、皂等17大类700多种。
在现场,小尾羊展台被市民围的水泄不通,小尾羊牧业科技集团副总裁刘秀军一边招呼顾客,一边给路过的参观者发放小尾羊火锅试吃品。“味道真不错,尤其这羊肉,口感相当好。”市民张女士边吃边和同伴商量要不要买点小尾羊的产品回家。刘秀军告诉记者:“我们小尾羊的羊肉,源自全产业链。600万亩的天然草场、4大加工物流基地等独有硬件,让我们从源头到终端实现了全程监控,保证了品质。”
贺亮伟告诉记者,近年来包头一直推进“南菜北薯、乳肉并举”的发展思路,构筑南部现代农牧业带、中部旱作节水农业带和北部草原畜牧业带“三带”与现代农牧业集聚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综合集聚区、设施观光农牧业集聚区、水产休闲集聚区、马铃薯产业化集聚区、草原畜牧业集聚区“六区”,为包头发展绿色现代农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由农牧业小市向农牧业强市的转变。
(来源:内蒙古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