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何不食肉糜”闹剧折射出了什么

童年的稻草人

2014年08月05日15: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去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整风肃纪方面成效显著,但是顶风违纪的官员仍然个别存在,挖空心思、变换方式地搞不正之风,一些违规违纪现象时常浮出水面,出现了被群众戏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官员,搞出了“何不食肉糜”的闹剧。

官员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究其原因是个别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总开关问题,丢失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想信念,没有处理好干群的“鱼水关系”,自身出现了脱离群众的影子,扭曲了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追求。在制定政策时主观臆断、闭门造车;在指导工作时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在解决问题时脱离实际、盲目无知。如此不接地气、不关心大众疾苦却大搞奢靡之风、官僚主义的官员,与当前我党的群众路线是大相径庭的,其终将被党和人民群众所唾弃。

古人云:“耳闻之不如目视之,目视之不如足践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多的是需要拿出多听多问多看的态度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听取群众的真实意见。要牢记同吃同住同劳的本质,真正俯下身子去维护群众利益。只有正确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避免个别干部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才能让我们的干部不但成为一个持鞭挥舞的指导者,更能成为一个低头拉车的干事者。

跳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怪圈,就要拿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态度,时刻鞭策自己为民解忧的意识。要大力弘扬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把抓服务、抓落实、见实效,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和追求目标。要真正沉下去为群众办实事,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奢靡之风,克服做事假大空的不良习气,认真兑现给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承诺。在解决群众问题时不求面子有光彩,但求里子有内涵,不争一时的个人政绩,但求长远的群众利益,从思想上真正的转变过来,作风上真正的硬朗起来,工作上真正的行动起来,才能做到取信于民,才能提高干部的执行力、政府的公信力。

避免“何不食肉糜”的闹剧的发生,就是要求广大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让自己放下身段、放低姿态。对于某些干部来说,“身段”是高人一等的官职,是特权,是受人敬奉的尊荣。某些干部因为有了“身段”就脱离了群众,就背离了宗旨,就为狂妄骄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放下身段是一种谦逊务实的作风,干部只有放下身段,才是真正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能接近群众,才能从基层汲取营养、快速成长。对于干部来说,如果一味地高高在上、顾盼自雄,就会缺乏基层的滋养,就会长不快、长不高,就会成为群众眼中“不食人家烟火”的“另类”。

坐在办公室拍脑门做出的决策不可能是科学决策,脱离实际和民众需求的工作不可能成为民心工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广大干部只有让自己的身段“软着陆”,才能让自己的言行“接地气”,只有跳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怪圈,才能避免“何不食肉糜”的闹剧的发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