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追梦刑警“周搏命”

2014年08月04日07:02    来源:广西日报

原标题:追梦刑警“周搏命”

  他力争做“专家刑警”,创出了一套利用刑侦、图侦与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破案工作法,成为破案“利器”;他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战友们叫他“周搏命”;他嫉恶如仇,却对群众的事都挂在心上,被誉为“贴心刑警”。

  周博文是梧州市公安局万秀分局刑侦一大队的副大队长,干刑警虽只有4年,却屡建奇功,参与破案300余起,抓获嫌疑人200余名,挽回损失700多万元。2012年、2013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区优秀人民警察。

  “为办案他搏智又搏命。”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同事的一句话道出了荣光背后,这位“80”后刑警的艰辛和付出。

  “当刑警就要当‘专家刑警’”

  2006年,刚参加公安工作,周博文被安排到看守所当监管民警。这让他有些失落,他一直认定要做一名刑警,因为那样能直接打击犯罪,更有成就感。

  周博文并未因此消沉,通过从在押人员中深挖线索,为办案单位提供了大量情报信息,默默追逐着“刑警梦”。4年后,他如愿当上了刑警。

  在同事看来,穿上刑警服的周博文和他的名字一样,博闻多智,办法多。

  利用在看守所时大量接触犯罪人员的经历,周博文对违法犯罪易发高发群体分门别类,并以绰号为主线,建立了一个200多个惯犯人员信息的“花名册”。

  “只要随口说出一个绰号,他就能答出对应名字。”同事曾中印象深刻。

  去年9月,市内某广场停车场摩托车接连被盗,警方现场访查获悉,一名绰号为“大水标”人员有作案嫌疑。然而,他真实名字并不为人知。周博文脑子一转,脱口而出:“‘大水标’真名叫黄某某!”警方按“名”索“骥”,“大水标”束手就擒。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当刑警就要当‘专家刑警’!”周博文有更远的想法。为了提高刑侦技巧,他参加自治区公安厅视频侦查培训班,找同行切磋取经。去年,利用难得的公休,他独自来到上海,向慕名已久的刑侦专家请教。学习总结,他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破案“秘笈”。

  “砰!砰!”去年12月2日晚,苍梧县夏郢镇儒岩村周某等人回村途中遭枪击,周某不治身亡。

  由于案件受害方涉嫌犯罪,拒不配合;案发地点周围一片漆黑,视频侦查条件有限,警方只发现了一辆可疑的无牌汽车曾在现场出没,案件破获难度极大。

  如何破局?周博文心细如发。他串联嫌疑车辆的“碎片信息”——车体颜色深,车顶有行李架,后视镜系红绸带……这是一辆崭新的黑色越野车!

  车辆是何款型号?机智的周博文将天网录像的截图贴进车友群求教。车友言之凿凿:这是新上市的立帆X5!以车找人,警方很快锁定了嫌疑车辆车主吴某,并顺藤摸瓜捣毁了两个犯罪团伙。

  通过天网,发现嫌疑车型;分析研判,确定嫌疑车辆;利用信息系统,找出作案车辆……事后总结,同事们发现,案件侦破一环扣一环。这种创新利用信息导侦的综合技战法他们称之为“博文工作法”,并将之不断应用到其他案件的侦破中,收到了奇效。

  “通过‘博文工作法’,今年辖区内的30多起两抢案件全部被破获。”万秀分局局长姚瑞新说。

  “斗智,博文‘博文’;斗勇,博文‘搏命’”

  4年的刑侦工作,周博文破案无数,也多次身处险境,他不仅一次在微信上说:“躺着也得把案子弄出来。”

  当刑警不久,周博文和同事来到昭平县凤凰乡营盘村追逃,就上演了一场“屋顶惊魂”。

  “咔嚓!咔嚓!”当时,嫌疑人谢某趁黑夜窜上瓦房屋顶,疯狂逃窜,周博文穷追不舍。在连续跳过几间民房房顶后,他终于追上了谢某,两人扭打在一起。正当他对谢某实施控制时,由于用力过猛,两人一起从4米多高的屋顶上摔到地上。受伤的谢某趁机爬起继续逃命。周博文正要追赶,突然感到左脚一阵剧痛。

  “一块瓦片插进了膝盖,血不停地往外流。”捋上裤袖,周博文膝盖上伤痕仍清晰可见。当时,他忍痛拔出瓦片,爬起来便继续追赶。最终,走投无路的谢某于次日投案自首。

  伤痕不仅仅是这一处。

  “3年前抢劫货车系列案的疑犯林某就藏匿在苍梧县六堡镇桂河村山中!”2011年10月26日,周博文刚从广东押解疑犯回到梧州,便得线报。顾不上休息,他和同事便马不停蹄奔赴桂河村,在进村的山路上蹲伏守候。

  10月的大山,酷暑难耐。夜色渐浓时,突然,两条蛇从草丛中窜出,冷不防地咬到了周博文。“不会是毒蛇吧?”他脑子里“嗡”一声响,强忍疼痛,把蛇一一抓住处理,在确定并无大碍后,忍着痛苦,继续潜伏。经过20多个小时的守候,周博文与同事终于将逃亡6年的林某抓获归案。经此一案,周博文又留下了一道伤疤。

  “危险当头,他总是冲在前面。”周博文的工作搭档黄昌滨说。

  今年1月4日,深圳福田区发生一起持枪入室抢劫的重大恶性案件,犯罪嫌疑人在抢走了600万元后,逃往梧州。深圳警方向梧州警方提出了协助侦查、抓捕的请求。

  经过摸排,梧州警方迅速掌握了相关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和入住酒店。5日凌晨5时许,抓捕命令一下达,周博文就冲在了前头,第一个破开了主犯房间的门,将其抓获。“当时犯罪嫌疑人是否还持着手枪和炸药等仍然不知,冲锋在前十分危险。”回忆几个月前的一幕,黄昌滨仍心有余悸。

  “斗智,博文‘博文’;斗勇,博文‘搏命’。”同事们这样评价他。有人也十分不解问他:“你这么搏命为了啥?”他回答:“案子破了,才能给受害人一个交代,才不会有下一个受害人。”

  “群众的事他都挂在心上”

  对罪犯,周博文十分痛恨,对群众,他截然相反。

  今年5月31日,周博文刷微信时发现,热心市民都在“人肉搜索”一起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原来,这名肇事者将一名6岁女孩撞成重伤后逃之夭夭。

  当晚,周博文就来到医院看望了受害者。案件本不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但小女孩多处骨折,凄惨的情形让他愤怒:“掘地三尺,也要把肇事者刨出来!”

  离开医院后,周博文回到办公室,和战友一起熬了个通宵,查出了肇事者的真实身份。7月1日,迫于压力,一直在广东逃匿的肇事者邓某投案自首。

  “小伙子真不错,群众的事他都挂在心上!”见到记者,万秀区居民黄丽芬脱口而出。

  去年5月,黄丽芬发现小区的铁门连续被盗,便气鼓鼓地来到辖区派出所报案,抱怨道:“两次了,案子都破不了……报案有什么用!”恰巧来此指导办案的周博文听到,一把拉住她,了解情况后说:“您留个电话,等我消息。”

  周博文一查,被盗铁门价值达不到立刑事案件标准。但他仍一头扎进案子,很快揪出了嫌疑人。铁门追回,黄阿姨心里乐开花。一打听,周博文还没女朋友,便立即张罗,要给他做“月老”。同事们打趣说:“见过群众送锦旗和感谢信的,还真没见过‘送’女朋友的。”

  对群众事事挂心,对家人和自己,周博文却常常无暇顾及。为了办案,他鲜有时间陪家人,最长的一次,曾连续工作28天没有回过家。作为家里的独子,他今年已34岁,但还是独身一人,母亲经常的“催婚”让他满是愧意。

  “如果我不在家,就一定在侦控室;如果我不在侦控室,那我一定是在去侦控室的路上。”4月21日,在办公室的周博文发了一条微信。20天后,“5·8”梧州学院跨区域系列入室盗窃案发。次日,他和战友又奔赴在追捕犯罪嫌疑人的路上。三夜三天,2000多公里行程,案件很快告破。

(来源:广西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