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军民共建”三十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2014年08月01日08:30    

原标题:“军民共建”三十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中国文明网7月31日讯(王小伟)在天津市和平区,有一个拥政爱民模范先进集体,28年来,连队主官换了9任,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坚持照顾任秀荣大娘与她的残疾儿子,一天都没撂下,他们就是被誉为“津门第一连”的天津警备区警卫连。每逢周末任大娘都要到连队为官兵们缝补、洗晒衣物,逢年过节总要亲手包饺子、粽子送到连队。像天津警卫连与任大娘这样的“军民共建”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小到结对帮扶家庭,大到建设城乡文明,无不展现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良好风尚。

  “军民共建”源自三十多年前的群众创举

  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198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结合军队特点,提出“四有、三讲、两不怕”,作为部队建设精神文明的要求。部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建设精神文明时,发扬军队做群众工作的传统,和驻地人民群众共同开展建设文明村、文明街、文明镇、文明学校的活动。河北省保定地区驻军开展的军民共建文明村活动,对于清除“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转变社会风气,密切军政、军民关系起了积极的作用。1982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充分肯定这一活动,并把它列为全军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3年4月1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委在转发北京军区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联合召开现场会的情况报告时指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对基层进行综合治理、全面建设的一种好办法,是改善和加强军政、军民关系的一个好途径,也是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各地党委、政府、驻军学习他们的经验,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同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央军委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办的“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展览”题词。从此,这项活动便在全国、全军广泛开展起来。到1984年下半年,一些先进地区,在开展军民共建文明村、文明街的基础上,又以城镇为重点,开展了建设文明县、文明市的活动。

  军民共建文明村镇:让农村改变了模样

  军民共建文明村开展三十多年以来,部队在物质上帮助村民,在思想上引领支部,大幅提升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一方面改善了村容村貌、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另一方面,通过共建,村里的风气好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乡风日益文明,农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了。

  “百村百连结对子”共促农村发展。2013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福州吹响“百村百连结对子、军民融合促发展”活动的号角,号召全市106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与驻榕部队基层党组织结成对子,开展共建活动。 福州市双拥办负责人介绍,去年,福州各县(市、区)都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小组。全市先后有78个村、28个社区和部队签订“婚约”;有61个村、22个社区和结对部队协商制定共建活动规划;有57个乡镇(街道)、122个村、33个社区将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

  “精神文明援建”让农村风气变好。今年7月,新疆军区政治部向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石人子沟村捐赠了20台电脑、100张影碟、2000余册图书,以及台球、乒乓球桌等价值20万元的文体器材。村党支部书记马生智激动地说,多年以来,部队在物质上帮助村民,在思想上引领支部,大幅提升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过去,下马崖乡有些群众酗酒成性、经常发生打架现象,邻里纠纷不断。下马崖乡边防连主动与乡里结对共建,成立了“军歌合唱队”,官兵为群众教唱军歌,少数民族群众教官兵学民族歌曲。村里歌声嘹亮了,风气好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

“海上爱民志愿服务队”来到渔民身边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爱民志愿服务队”走访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00余名官兵走访渔船民6400余人次,汇总梳理民情民意民忧120余条,推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40余个。把了解群众诉求作为重要内容,在广泛开展日常走访的基础上,立足海上渔船民生产生活实际,推出了“三个经常走访法”即:没事有事都要经常到附近港口、码头转转;经常到重点部位、复杂地段巡查巡查;经常同驻地各界人士交流交流。建立了“三本走访台帐”即:走访计划账、社情民意账和矛盾纠纷台帐,真正听民声、访民情。创新开展了“向人民汇报”、“请群众挑刺”和“换位体验”等汇报交流活动,建立了“威海海警在线”警务微博和“警民QQ群”,多层面、多渠道、深层次接受群众评议,广泛了解民情民意。>>>

  建立军民联防联治制度,构建和谐秩序。2014年3月,为全面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广州市花都区在全区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会议指出,要发挥驻区部队专业兵种多、技术兵种多的优势,努力拓宽科技助农的新途径,积极帮助农民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培育新型农民。要建立和完善军民联防联治制度,教育培训村民兵治安联防队员,适时开展护村、护厂活动,及时防范各种纠纷和违法犯罪案件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会议要求军地双方要提高认识,完善制度,统筹安排,务求实效地促进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进行。四个驻区部队分别与新华街乐同村、花山镇布岗村、狮岭镇前进村、赤坭镇瑞岭村四个试点共建单位在会上签订了共建协议。>>>

  改善村民生活生产条件,寻找致富路。他们先后与里辛东峪村、大庙村等村结成帮扶对子,与村干部、民兵骨干共同寻找致富路子,讨论发展建设有关问题,确立了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生态建设上要加大“住宅美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的力度,先后为帮扶村提供养猪、养羊、养鸡等致富项目 10多个,较好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生产条件。>>>

  军民共建文明城市:让城市更具品位

  军民共建文明路,保证了路段平安、文明有序。共建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中心,让城市更具文化品位,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爱国主义教育渐入人心。共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参与城乡清洁活动,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军民互帮互助,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团结友爱,城市更有道德。

  建设双拥文化,加强国防教育。兰州市不断加强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双拥文化建设由零散型向系统化转变。挖掘整合教育资源。结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兰州战役红色文化纪念场所建设进度,先后完成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改造、兰州市烈士陵园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程。2014年,启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甘南路旧址展览提升及维修、兰州战役纪念馆改造和《兰州战役展》、《红星照耀中国展》布展、营盘岭兰州战役纪念公园、“一野”司令部旧址保护利用、张一悟纪念馆建设、张一悟故居保护利用等项目。各县区依托烈士陵园、大型国有企业国防教育基地、民兵训练基地建立国防教育阵地,完善设施,增强功能,打造双拥文化建设基地;全市一定规模的双拥和国防教育基地达到23个,形成层次分明、功能清晰、有影响、有特色,比较完善的国防教育体系。>>>

  广州军民共建文化站,依托黄花岗街省级文化站,由驻军提供资源,打造独具军事特色的文化宣传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驻军向文化站提供军事模型、书籍等,建设军事博物馆。此外,通过开展军事知识教育及国防教育,支持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活动,着力打造独具黄花地区特色的文化,构建文化繁荣社区。 >>>

  共建“文明路”,联合巡逻保平安。广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穗部队把双拥共建与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和谐广州活动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军警民共建平安和谐社区活动。2014年7月28日,以纪念建军83周年为契机,以创新军民共建形式,拓展共建内容,突出共建实效,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目标,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街与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携手,共建平安“文明路”及别具军事特色的文化站,并签订了《军民共建文明路协议书》和《军民共建文化站协议书》。共建文明路协议规定,“采取军人、警察、城管、民兵在共建路段沿途联合执勤巡逻的形式”,保证路段平安、文明有序。目前共建路段由广州市环市东路动物园南门起,途径区庄立交桥至先烈中路动物园正门。联合巡逻从2010年7月1日起为期一年,巡逻时间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南京:军民齐上阵,共建文明城市。

  开展大扫除,让城市环境更好。“城市光荣我光荣”,城市文明与驻军官兵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活环境,现代化的城市节奏,让官兵们感受到变化和方便。在南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刺阶段,驻宁部队积极参与,做到部队官兵和家属家喻户晓,人人参与。说到做到,驻宁部队官兵按照“军营做窗口、军人作表率、军车当模范、军属共参与”的要求,投入文明共创活动,成为文明创建的一支生力军。前不久进行的“大干一百天、百日大扫除”活动,驻宁部队不仅主动清理营区的卫生死角,而且参与驻地的大扫除活动,再次赢得了市民的尊重。>>>

  摆服务摊位,服务街道群众。2月20日的上海乍暖还寒,繁华的南京路上却早已是一派春意盎然。在“好八连”的带动影响下,132家单位的民兵团员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南京路,摆出近250个服务摊位,为群众提供理发、修理、医疗保健、家电维修等免费服务。 老阿婆们纷纷称赞:“每月10号和20号,好八连战士都会来,从不间断。”服务现场,“好八连”战士手中补鞋机的嗒嗒声,磨刀石的刷刷声,理发推的嚓嚓声,合奏出一曲长达半世纪的动人乐章。 >>>

  参与公益宣传,营造创城氛围。驻兰部队积极响应兰州市委、市政府号召,踊跃参与以文明宣传、弘扬道德、环卫清洁、植树造林、保护“母亲河”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主动做好营区及其周边卫生环境的整治,营造整洁、干净的营区及周边环境;积极参与驻地组织的创城宣传活动,为创城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协助共建单位、帮扶点开展创城活动。驻兰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集中整治劳动40余次,出动兵力1250人次,车辆120余台,清理路面57公里。 >>>

  共建示范社区,提升文明程度。天津市和平区军民双方都摆正双拥工作与社区建设的关系,充分挖掘社区和驻区部队可共享资源,推进双拥工作与社区建设的双跃进;立足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推进共建活动的开展,尤其要抓好与社区党组织建设以及精品社区、学习型社区、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和社区志愿者活动的有效结合,提升社区建设和驻军建设水平。 >>>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群众的首创,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顺应发扬双拥工作传统的创新发展,是新时期军民的一大创举。它顺应解放思想的历史要求应运而生,伴随改革开放时代步伐不断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成为军民共建共享的一大政治优势。实践证明,军民共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新形势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各地开展的军民共建活动不断增添新内容,拓展新领域,探索新规律,取得了新的成效,“军民共建"必将推动各地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的进展。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