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向艰辛中坚韧的父爱母爱致敬

2014年08月01日07:16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向艰辛中坚韧的父爱母爱致敬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父母和你在一起,你和父母的爱在一起。一切难关都会过去!”“向这些逆境中不屈、乐观的父母致敬!”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你的大学父母的梦”,讲述了两个家庭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很多网民流泪、点赞。

  回访:小夏流着泪“读”父亲

  “有些话,爸爸也没对我说过。读着,读着,以前的好多事情、好多场景都清晰起来,读完之后,父亲常念叨的话一下子都涌上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入耳入心。”《再难再苦,我也是儿子的大树》一文中的高三毕业生夏昕,7月31日一早看到《新华日报》的报道,边看边流泪。下午2点多,正在湖南路打工的夏昕在电话里对记者说,边说边哽咽:“爸爸常说,我们从农村来的,要笨鸟先飞,要品质好,像树一样不能歪了。”

  夏昕的父亲夏正祥,出远门打工一周了。为了孩子上学的钱,他还在奔波。电话里了解到报道的内容,朴实的老夏第一句话说:“啊,真上报纸了,那多不好意思!”第二句话是:“我们还好啊,比我们难的还有。”第三句话是“农村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大学,儿子做到了,很争气!打心眼里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谢谢!”

  回访中,有个消息让记者意外,更让记者敬佩。6月底,夏昕线上申请了希望工程“圆梦大学”项目的资助,但后来却并没有线下确认。“我暑假在湖南路冷饮店打工时发现,还有比我困难的人。”

  小夏和父亲的故事已经通过网络,被省希望办主任魏月清看到了。“很感动,也更让我们觉得,这个从2005年开始举办的圆梦大学项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6月底分数公布开始,已经有5690份申请递了上来,其实小夏的家庭完全符合资助的条件。”魏月清告诉记者,省希望办会委托团区委到小夏家里了解情况,没有其他问题的话,可以申请到5000元的“梦圆大学”资助金。

  共鸣:太多人感喟这样的父母之爱

  朴实有爱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这些在艰辛中奋斗的父母身上蕴藏的正能量,激起了社会的共鸣。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完权说,老夏面临的,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共同困境。“我自己也遇到过在北京买房难,想租房给孩子上小学的问题。老夏的生活态度,是社会的阳光面,有正面生动的引导作用。”

  妻病重、母呆痴,夏正祥肩膀上扛着重重的担子,却乐观向上,鼓励儿子读书更重在教儿成人。刚刚录取北京林业大学的王朵告诉记者:“父母为了我们读书都尽心尽力,我和夏昕一样有幸。”

  徐州母亲张兆荣北京打工,为了多赚钱每天多加班4小时、省吃俭用为帮女儿圆大学梦,“女孩子更要有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昨天下午,一位叫张天乐的读者给本报致电,激动地说:“我哭了。当初妈妈也是同样一句坚定的话,‘再苦再累,也会供你读大学!’”张天乐高三丧父,两度想辍学,都被妈妈坚决阻止。目前,她读的是东北石油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费高达9000,除了每学期团委的资助,绝大多数都是由母亲葛秀兰一个人扛着。天乐也是一放暑假就陪妈妈打工。

  一时间,随着新华报业网络的同步推送,以及全国众多网站的转发,激起网友的强烈共鸣。“让我们向人世间最无私的亲情致敬,向身处困境依然乐观向上的父母们致敬!”成为网民对这些父母的赞叹。

  网友“凤凰和睦”留言,“母爱是最无私的,为孩子倾其所有不求回报。希望孩子以及年轻的一辈体会母亲的辛劳、懂得感恩。”网友“幸运的赵赵”点赞:“好乐观的父亲,好棒的儿子。长正了的树,才会结出棒棒的果实!”

  启迪:凡人梦想织就中国梦

  团省委副书记王伟说,有梦想就了不起。中国梦由无数国人的小梦想汇集而成。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正在开展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就是通过广泛动员各方社会爱心力量共同参与,努力帮助更多像夏昕这样的寒门学子圆梦大学、筑梦人生。

  南京财经大学的李荣国老师说:“老夏没有太多表达舐犊之情的语言,但却用无悔付出表达了对孩子的大爱。北京打工的徐州母亲用行动教育了孩子,那就是只要不懈追求,未来一定可以圆梦。”

  “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同命运抗争付出艰辛的努力,也培养了儿子坚毅的性格,他遇到任何困难都没有放弃,可以说他所做的一切已经得到了收获。”新沂市委宣传部满东广说。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翼青副教授说:“新华日报的全媒体新闻采用巧妙的视角去引导复杂新媒体舆论场,从平凡家庭的不平凡故事中,给人看到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平凡而伟岸的父亲母亲,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而且将敬业、诚信、友善、担当等优秀品质传递给孩子。这两个体现了奉献、坚强和担当,平实的故事,在传递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效果远远超过灌输和说教。从身边的凡人琐事上找到正能量并加以放大,是党报全媒体报道的一个好角度。”

  本报记者 沈峥嵘 杨频萍

  本报实习生 王楚桦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