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27日07:02 来源:广西日报
“村里没有垃圾池,公共卫生无人管!”今年4月,北流市西埌镇共和村被媒体曝光垃圾遍地乱丢、村容杂乱无章。7月10日,当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已发生巨大变化——村容整洁有序,处处鸟语花香。
这得益于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员叶任、吴伟荣协调村委、后盾单位等,建立保洁队伍、完善卫生村规、健全经费保障等有效措施。村民称赞他们是一群干实事的“外乡本地人”。
玉林市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全市部署推行“三诺三述三评”工作法,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考核,促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驻村队员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确保“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
“三诺”激活力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7月10日,福绵区成均镇井龙村党员李福佳说。
李福佳是当地黑皮冬瓜种植“老户”,但冬瓜产量不高,质量也一般,效益不明显。工作队员钟林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市农委、市科技局等与老李“结对子”,帮助他改良瓜种、提高亩产量。目前,老李还组建种植经销协会,带领村民种植冬瓜1500多亩,产值达1237万元。
根据市委科学定诺、阳光承诺、认真践诺的“三诺”要求,全市广大驻村工作队队员重点围绕惠农政策宣传、扶贫帮困、“清洁乡村”活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等方面内容,作出承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博白镇工作分队队长林剑,根据岗位职责作出强化队员管理的承诺,利用微信“找到附近人”功能,进行实时定位管理,有效监管该分队队员驻村情况。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玉林积极推行联合承诺的方式。
大江村第一书记陈递龙根据村内矛盾纠纷较多的现状,与队员田煜、王伟林共同承诺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目前,他们已成功化解宅基地产权归属等矛盾纠纷5个。
同样联合“办公”的还有派驻兴业县高峰镇大同村第一书记黄乘佚。他与张村、麻畲村等7个村的工作队员一起,推进8个村道联合硬化路项目。目前,已争取上级支持资金300多万元。
为了方便群众对承诺事项进展情况进行监督,该市各工作队和队员还制作了《践诺实施台账一览图(表)》,对践诺的环节、过程和效果进行公示,对践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倒排日期、加速推进,确保承诺事项逐项完成。
目前,全市7个工作队、105个工作分队、2948名工作队员已作出承诺事项3236项,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8000多件。
“三述”增压力
“让我们对驻村干部工作述职提意见,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咧!我要好好关注他们的承诺和工作,免得到时说不好。”容县自良镇群众代表李林表示,该镇工作分队积极落实有关措施,聘请群众监督员和群众代表,为述职会做足准备。
玉林巧借“述职平台”,通过工作队、工作分队、工作队员的分级述职,推行队员向群众公开述职、工作分队向乡镇党委公开述职、工作队向县委公开述职“三述”制度,增强广大队员、第一书记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完善驻村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开展述职会,进行公开述职,打消了一些人‘蒙混过关’的思想,把更多精力放在谋划、落实和创新驻村工作上。”陆川县温泉镇白坭村第一书记黎仲祛说。
“通过述职会将工作队(分队)、队员与后盾单位,驻地党委、政府,驻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四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加强了有效互动。”陆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基林告诉记者,这有效架起了驻村干部、驻地党委政府、后盾单位、群众沟通的桥梁,进一步形成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合力。
“三评”添动力
玉林以群众满意作为评判驻村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组织开展队员自评、群众点评、组织考评“三评”活动,做到干部主动“交账”,各级党委逐一“对账”,群众认真“评账”,实现评议驻村干部由“组织说了算”变为“群众说了算”。
“季度召开队员工作自评会,半年召开群众代表点评会,年度还有组织测评会,这一系列的过程管理,既能加强对队员和工作队工作的日常管理,又能对他们工作成绩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用性。”玉林市委党校公共管理调研室主任谢伟这样评价。
同时,玉林还很重视评议结果的运用,对承诺测评满意率达90%以上的,进行推荐表彰;对承诺测评满意率低于60%的,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承诺事项评议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让群众掌握‘话语权’‘评价权’,通过群众全程监督和民主评议,有效激发驻村工作队和队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这为我们进一步强化驻村干部管理探索出一条新路子。”玉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覃天卫如是说。
(来源:广西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