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烈日下,那些汗流浃背的身影

2014年07月22日17:18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烈日下,那些汗流浃背的身影

环卫工王志平挥汗巡视路面。

绿化工康大妈(左二)和同伴头顶骄阳种植花草。

  空调维修工沈师傅冒着酷热高空作业。 本报实习生 蒋文超 本报记者 郎从柳 万程鹏摄

  摄氏36度,摄氏37度——本周起,随着气温的节节攀升,我省大部分地区进入“高温模式”,滚滚热浪中,记者现场采访,感受户外工作者的辛劳。

  绿化工,满头大汗植绿忙

  昨天下午2:30,南京龙蟠中路的绿化带上,一群大妈们正头顶草帽冒着炎炎夏日栽种花草。63岁的康大妈来自浦口区永宁镇,早上天还没亮她就起床准备,6点钟时已经和工友们一起随车抵达工作地,从车上卸下当天要种的花草,开始忙活起来。康大妈对记者说:“早上比较凉快,从6点要一直忙到11点,下午热的时候就干一会儿休息一会。”

  据了解,从7月1日开始,大妈们就已经在秦淮区忙碌起来,为了迎接青奥会,她们要在月底前完成片区承包的任务。尽管天气非常闷热,稍微忙一会就已经满头大汗,但是大妈们却没有抱怨工作辛苦。孙大妈告诉记者,有时工作量大,回到家时已经临近晚上10点,儿子媳妇都劝自己不要这么劳累,但是大妈觉得作为南京人,能为青奥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十分开心。

  蜘蛛人,一根绳子“高空散步”

  昨天上午10时许,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五楼,记者见到“蜘蛛人”陈清时,他正将安全绳一头悬到墙外,一头绑在楼道防护墙内的栏杆上;穿好安全带,爬过防护墙,坐在一块不到20厘米宽、半米多长的“秋千”坐板上;掰动绳索上的锁扣,便顺着绳子滑到一片玻璃窗户前;一边在空中平衡身体,一边使用滚刷、挂刷清洁大楼的玻璃。

  20多分钟后,陈师傅“着陆”了,厚实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透,额前、双鬓挂满密密的汗珠,黝黑的脸上汗珠直往下滚,裤子上出现了一道道白色的汗碱。“不像人家有正式单位的,没有人发高温费给我们,也没有各种保险。”

  环卫工,脚踩五六十度路面捡垃圾

  整洁的道路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奉献。虽然昨天南京的气温已经达到36度,但是王志平下午2点不到,就在秦虹路双桥门高架上开始工作。为了保持路面的整洁,她至少要花1个半小时走完整个高架,有时还要在来往不息的车辆间捡拾路面上的垃圾。当王志平巡视完一次下桥时,工作服的前襟已经汗湿,额前的刘海滴着汗水,虽然防护重重,但是整张脸被太阳晒得发红。王志平的同事告诉记者,高架桥的路面估计有五六十度,人走在上面都烫脚,最热的时候走一会就喘不过来气,不过王志平笑着说:“干这一行好几年了,每年夏天都这样过来了,习惯了。”

  据介绍,昨天仅南京,在一线忙碌的手工清扫的环卫工有7000多人。

  维修工,滴滴汗水打在空调外机上

  入夏后,苏宁电器的沈师傅每天都要和他的同事一起提着几十斤重的工具奔波在小区之间。沈师傅告诉记者,每天都要安装七八台空调,早上8点30分开工,下午五六点收工。

  下午4时,沈师傅刚结束在南京琥珀巷小区的活,又匆匆赶往莺虹苑小区,为6楼的一家用户安装空调。进入室内,沈师傅对现场情况迅速勘探一番,立刻忙活起来。这家用户是旧机换新机,虽然墙洞已经打好,但把旧的空调外机卸下来却费了沈师傅不少力气。只见他利索地套上空中作业必备的安全带,小心翼翼地爬出窗外开始作业。固定外机的螺丝钉受侵蚀多年,拔下这些小东西并非易事,蓝色的工作服渐渐汗湿,汗珠顺着沈师傅的鼻尖不停滑落,一滴滴打在满是灰尘的空调外机上。

  沈师傅做空调安装工已经有好几个年头,最高曾经爬过三十几层的窗户安装外机。卸下旧机,清理墙洞,固定外机,拉好管道,试开新机,沈师傅和同事配合默契,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步骤。完工时,沈师傅黑黝黝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来不及喝用户准备好的凉水,沈师傅和同事收拾好工具匆匆离去。

  本报记者 王佩杰 黄红芳

  本报实习生 王玉婷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