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22日02:01 来源:江西日报
一根头发丝创汇2000万美元、一张纸飘入世界杯、一块板子“打韩美”……这些听似天方夜谭的故事,却被泰和的乡巴佬变成了鲜活的事例。
正是这些善于创业的乡巴佬,使这个内陆小县,成为出口创汇大县,年实现外贸出口额达3.84亿美元,获江西省外贸出口先进县称号。
一张纸飘入世界杯
刚刚落幕的巴西世界杯,官方授权的纸盘、纸杯、纸巾、展示盒等纸品,由泰和协泰彩印有限公司独家生产。一张纸如何进入世界杯?公司“掌门人”刘彬功不可没。
刘彬是土生土长的泰和人。他走出校门后闯荡深圳淘金,因吃苦耐劳、谦虚好学,在外企务工期间,熟练地掌握了与外商谈生意的技巧和经验,外单业务做得风生水起。
羽丰雁归来。2010年8月,他回到家乡,在县工业园投资创办江西协泰彩印有限公司,专接外单。在产品设计上,满足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喜好,设计出美观大方、吸引眼球的图案;在质量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服务上,做到细致周到,按客户要求交货。每件产品从制作到运输都充分为客户考虑,如儿童挂件、食品容器等产品都按零售要求制作,连销售价格标签都一次性做好,最后加上精美包装,直接上架销售,深受沃尔玛、乐购等世界级客户的欢迎。产品远销北美、欧洲、大洋洲、南美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2012年产值超过1亿多元,利税近1000万元。
一根头发创汇2千万美元
龙凌翔,泰和县碧溪镇里山村人,曾在深圳打拼多年。在返乡创业路上,实现了一根头发创汇2000万美元的梦想。
“爱拼才会赢。”2010年,他怀揣在外“赢”来的票子,踏上了返乡创业的归途。在创业选项上,不跟风、不盲从,而是独辟蹊径钻冷门。几经考量,最终相中假发行当,创办泰和龙源假发厂。他说,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女性佩戴假发就像每天要换衣服这么频繁。假发市场可以说“无穷大”。而中国人尤其是农村,女人有留辫子的习惯,因此原材料不愁。
思路决定出路。龙凌云的假发蛋糕越做越大,产品品种三四十个,畅销欧美等西方市场,成为泰和创汇大户。4年来累计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最高年份达700万美元。
一块板子“打韩美”
今年47岁的刘水平,是泰和县万合镇农民。返乡创业短短几年, 自己的“柏特娜家具有限公司”成为吉安市出口创汇最大的家具企业,一块木板子打下韩美市场,年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
刘水平十几岁便从师学习木匠手艺,几年下来学到了一手熟练的技术。1992年,为了改变家里贫穷的面貌,他走上了南下务工之路。翻开他的创业历程,一个个时间节点历历在目:1995年,他来到武汉创业,开办了以生产家具、玻璃钢为主的家具厂和家具商场; 2004年,他与韩国商人郑光荣在广东东莞创办了“柏特娜家具有限公司”;2006年分别在青岛、东莞创办了家具公司。
2007年,他回到泰和,投资1.2亿元创办“吉安柏特娜家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板式家具,产品按照韩、美外客户的要求量身打造,因适销对路,家具全部销往韩国、美国。
在泰和农村,乡下人巧赚洋人钱的远不止头发、纸品和家具,走出国门还有合力泰微电子、纺织品、玩具、灯具、服装鞋帽等20多个产品。
(来源:江西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