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奏响动人心魄的生命赞歌

2014年07月21日17:25    来源:云南日报

原标题:奏响动人心魄的生命赞歌

夫妻团聚

给获救人员做检查

第一个被困人员获救

本报记者 张登海 茶志福 黄鹏

  “出来了,14名被困工人兄弟救出来了……”

  “奇迹,这是一个奇迹……”

  当第一个获救的被困工人从救援通道出来,高举起双手向大家示意的时候,救援现场沸腾了,隧道里欢声雷动,每个人泪满眼眶。

  2014年7月20日凌晨2时58分,时间在这一刻被定格——云桂铁路富宁“7·14”隧道垮塌事故中被困的14名工人成功获救。

  6天6夜、131个小时,纠结、牵挂、期盼的人们,此刻总算把心轻轻地落下。

  这是一曲动人心魄的生命赞歌,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

  这一刻,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在这里彰显;这一刻,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在这里凝聚;这一刻,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可贵精神在这里弘扬。

  同心协力抢救生命

  事故发生当天,400多名救援人员一刻不停展开救援

  7月14日16时,正在施工中的云桂铁路富宁1号隧道横洞辅助正洞进口方DK341+637M处发生垮塌,15名工人被困,生死不明。

  从事故发生的那一刻起,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营救立即展开……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牵挂被困人员的安危。接到事故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国务委员杨晶、王勇,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搜救被困人员。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第一时间部署救援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采取科学有效方法实施抢险救援。

  7月14日22时05分,受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指派,副省长丁绍祥率由省级有关部门组成的省政府工作组赶到事故现场参与救援处置工作,协助铁路部门指挥救援。

  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云桂公司、中铁隧道局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立即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迅速展开救援。各方齐动,安监、消防、武警、驻军等各方救援力量先后奔赴事故现场,400多名救援人员一刻不停地展开救援。

  从富宁县城到达隧道塌方现场,有将近20公里的路程。这20公里左右的路面,6公里是323国道线老路,14公里是泥巴路,路面狭窄,道路弯急陡峭,连续的降雨导致路面坑洼湿滑。为确保道路畅通,每一个岔路口都安排警力把守引路,安排警力对危险路段进行排查,对于需要进入的大型车辆和装备,由交警专门进行开道,确保第一时间安全到达现场,为整个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赢得了宝贵时间。

  文山州公安局副局长罗荣告诉记者,从14日到15日傍晚,参与治安、道路秩序维护、交通保通的50多名公安民警,白天黑夜坚守一线。

  文山军分区救援队伍连夜赶赴现场,富宁县人武部紧急抽调20名民兵应急分队队员火速赶到现场,一面帮助维护现场秩序,一面协调疏散围观群众。驻富宁某边防团官兵闻讯而动,团长陈宗友率领50名官兵携带救援工具,出动救援运输车2台,卫生急救车、野战通信车各1台,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投入抢险救援。文山州消防支队从支队特勤中队、文山市、砚山县、富宁县大队调集67名官兵、12辆应急救援车辆和装备赶赴救援现场。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二司副司长王力争,国家铁路局副司长米隆,国家铁路局成都监管局副局长罗家明,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主任李志义、副主任何志军,于15日早上7时30分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救援工作。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总裁戴和根、副总裁刘辉,中铁二院副总经理张文健,昆明铁路局局长刘柏盛与云桂铁路云南公司董事长吴敏,中国中铁隧道局、二局,中国铁建十八局、十九局、二十五局负责人立即组织研究技术方案,迅速开展现场救援。

  “生命通道”及时打通

  确认被困14人安然无恙,另外1人情况不明

  “我们都还活着,现在想要吃东西喝水……”7月15日19时15分,经过27小时的不懈努力,“生命通道”打通了!管道那头传出消息:被困15人中14人安然无恙,另外1人情况不明。

  随即,救援人员通过管道为被困人员输送了方便面、火腿肠、饼干、牛奶、水、营养液、手电筒等。然后,里外合力修复了电线,被困区域恢复照明。

  “他们活着!他们活着!”那一刻,恐怕没有哪个消息比这更令人兴奋、令人激动。

  “晓得他们在里边平平安安的,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被困人员何维的妻子蒙吉菊说,14日那天下午,当得知隧道垮塌,丈夫被困在里面时,她整个人都快瘫软了。

  省委、省政府领导时刻牵挂着15名被困人员的安危。事故第二天,省长李纪恒连夜赶到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工作。15日23时35分,李纪恒一行赶到垮塌隧道口,穿过6.5公里长的隧道,来到事故救援施工现场。李纪恒拉着救援人员的手关切地询问救援进展情况。得知“生命通道”已在19时15分打通后,李纪恒通过现场通讯视频,与被困人员丁岩通话。“虽然塌方体把我们分隔,但我们的心与你们连在一起。”李纪恒说,生命通道已经打通,为救援赢得了时间和信心,坚持就是胜利,希望大家耐心等待,等待胜利的到来。他连夜召开会议进一步部署救援工作,要求争分夺秒施工,全力以赴救人。

  “生命通道”的打通,让被困人员心里更踏实了。他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他们一定会被救出来。

  尽快救出被困人员,是大家共同的信念。

  今年21岁的李卓航来自广东肇庆,是某边防团机关食堂炊事员。15日凌晨,接到部队命令后,他随战友第一时间赶到事故救援现场,全程参与饮食保障。在保障过程中,右手掌不小心被油溅到,大面积烫伤,并出现化脓,但他带伤坚守岗位。6天来,官兵们累计为救援人员提供6000多份热乎乎的可口饭菜,保障了整个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17日下午,富宁县开始长时间降雨,导致救援现场20立方米的唯一蓄水池水体因强降雨变浑浊、救援现场指挥部生活用水被污染,文山消防支队迅速调动富宁县消防大队增派送水车,将救援分队分成3个小组轮流到20多公里外拉水,解决了400多名救援人员生活用水难题。从17日下午开始,官兵累计为救援人员送水6车、48吨。

  危难一刻未能解除,救援一刻没有停顿……

  争分夺秒科学救援

  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场指挥部不断研究对策、调整救援方案

  科学救援,安全救援。

  7月16日7时30分,从昆明紧急调来的620大口径套管钻机正式开钻。“这在国内是首次投入使用,是最先进的救援装备。”云桂铁路云贵公司副总经理王景江说,620大口径套管钻机是专门为逃生救援配备的机械设备。为了救人,中铁隧道局云桂铁路公司真正下了血本。

  为尽快打通“救援通道”,现场救援采取多套方案同步实施。除使用620大口径套管钻机钻救援通道外,还采取了从塌方体中间打正面导洞、从塌方体侧面打迂回导洞两个方案,三措并举,争分夺秒向前推进。

  岂料,开辟“救援通道”竟遭遇了一波三折。

  16日17时,当620大口径套管钻机钻到18米的地方后,钻机出现了故障,不得不临时暂停。同时,为了避免遇到钢筋和被掩埋挖机等障碍,正面导洞也停止了开挖。指挥部立即决定把现场救援改为主攻迂回导洞。

  17日23时,迂回导洞右侧出现松散体,拱顶新发现脱空部位,为确保安全,抢险人员根据技术要求进行了紧急加固处置,并对脱空部位进行喷浆回填。

  18日8时,迂回导洞开挖累计进尺为17.4米(平行于隧道中线长度)。10时,鉴于面临的地质变化新情况,为确保导洞开挖安全,现场指挥部调整迂回导洞开挖方案,加密导洞拱架,小角度微调开挖方向,退回至14.41米处迂回开挖。16时,导洞迂回开挖累计1.7米,但因遇到了坚硬的巨石,无法向前施工,这一方案再次受挫。

  钢筋障碍、坚硬巨石、出现松散体……洞内不断出现复杂难料的情况,让救援人员心急如焚。

  今年第九号台风“威马逊”登陆,日趋逼近富宁,一旦连降暴雨再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困难再多也没有办法多,现场指挥部不断研究对策、调整方案。“争取缩短救援时间,尽早救出被困人员。”这是大家的决心。

  19日,指挥部再次调整迂回导洞开挖方案,返回至原17.4米处继续向前开挖。通过采取小导管加固、加强立拱作业等措施后,迂回导洞掘进取得进展,顺利通过了松散体。

  截至19日18时,迂回导洞已开挖至23米的地方。同时,620大口径套管钻机故障也于当天下午成功排除,调整位置重新开钻。

  被困人员成功获救

  131个小时的团结协作让生命重见阳光

  7月19日21时24分,当得知救援通道快要打通的消息,富宁县公安局副局长贺春华立即带领20名民警赶赴富宁县人民医院,协助医院清理进出医院的通道,确保获救人员进入医院的绿色通道通畅无阻。

  19日23时,隧道里面灯火通明,620大口径套管钻机不断向里掘进;旁边迂回导洞里,20名工人正紧张地忙碌着,两名工人在前面开挖,后面的人依次把土石传递出来。隧道里,闪着警示灯的救护车一字排开,随时准备接应营救出来的被困人员。

  现场每一个人的心情一刻比一刻紧张,一刻比一刻激动,在观察被困人员活动情况的视频面前,挤上来的人一波多过一波。

  因为,大家都希望见证救援通道打通,被困人员成功获救那一瞬间。

  20日凌晨2时15分,迂回导洞洞穿!几乎在同一时间,620大口径套管钻机的钻头也掘进到被困人员所在的空间。

  20日2时57分左右,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第一名被困人员从迂回导洞出来;随后,第二个、第三个……1分钟多,14名被困人员相继被救出。

  在经过被困、等待、煎熬和与时间赛跑的131个小时之后,奇迹诞生了——兄弟们获救了!

  在欢呼14名被困人员成功获救的同时,现场救援依然在继续,因为还有1名工人下落不明。进入救援现场的消防官兵,利用生命探测仪探测生命体征存在情况,全力进行搜救。

  凌晨4时,当载有14名获救人员的救护车一抵达富宁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立即将他们送进了医院专设的救治专区。

  “这是一次科学高效、团结协作、成效显著的施救。”一直坚守在救援现场的副省长丁绍祥说,整个救援处置工作目标明确、方案科学、组织有力、措施得当;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在整个施救过程中精心谋划、统筹协调、一线指挥,确保了整个救援工作紧张有序、高效快速推进;各部门争分夺秒、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确保了营救行动的成功。

  20日一大早,省卫生厅副厅长徐和平早早就来到医院病房看望获救人员。她告诉记者,14名获救人员中除三四人有轻微低钾状况外,绝大多数情况都很好,“这是最成功的一次救援,也是结果最好的一次!”

  抢救生命的奇迹让人们不会忘记,甲午盛夏的6天6夜,崇高的责任因与宝贵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而闪耀出绚烂。人们共同见证,生命因担当而多彩,使命因担当而辉煌。131个小时的壮举,托举了生命,也托举了人心;人们一齐寄望,信念和梦想总会凝聚更大的力量、更多的担当。这样的力量,一次次挽救受到威胁的生命;这样的力量,促使所有人奋力担当,瞬间成为平凡而永恒的英雄。

(来源:云南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