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6日06:50 来源:新华日报
被寄予厚望的“电视问政”,近年来渐露疲态。一家门户网站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电视问政”已沦为“真人秀”,14日各大媒体纷纷刊载《“百姓问政”为何沦为新版形式主义》说明:一项工作如果做好了,群众满意,能为政府“加分”,成为“得分点”;反之,做得不好,就可能成为失分最多的“失分点”。
“得分点”成为“失分点”,这样的例子为数不少。比如,政府出资免费粉刷外墙,安装新雨棚,这本是“民心工程”。可是,有的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好事只做“一半”:沿街的一边粉刷,背街的一面不刷,一栋房子成了“阴阳脸”;雨棚质量不过关,一捏就破。折腾了半天,百姓还是不满意。个中原因,还在于在有关部门的眼里,“出新”不是为了方便百姓,而是为了面上好看,把“民心工程”做成形象工程,最后成了“民怨工程”。
信息时代,通过电视、微博、微信等传统和新兴媒体,开辟新的政务平台,为百姓提供新的参政问政平台,这本是改善政府形象、密切干群联系的新契机。政务平台办好了,势必成为提升百姓满意度的重要“得分点”。让人遗憾的是,一些部门花大价钱建了自己的网站、微博、微信,可当群众前来访问时,有的空有骨架,有的久未更新,有的漏洞百出,有的雷语不断,群众兴冲冲地登录,不但办不了事,解不了难,得不到应有的信息和服务,反而受了一肚子气,这样的“得分点”岂能得分?
网站、微博、微信如此,“电视问政”也是一样。尽管出现时间不长,但南京、武汉等地的“电视问政”已经对改进机关作风、增强干部的敬畏之心起到很大作用,直到今天,“电视问政”依然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得分点”。群众之所以对“电视问政”还不满意,根本原因是一些“电视问政”停留在“问而不改”、“问而不责”上,停留在用“重视解决”、“明天就办”搪塞群众提问上。只有让“电视问政”能够问到哪改到哪,问出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得分点”才能够真正得分。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在政务工作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换言之,网络、微博、微信将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得分点”,在这个“得分点”上着力越多,“得分”就越多,着力越少,“失分”就越快。对这些“得分点”的经营,务必更加重视,更加务实,更加有效,否则,“得分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失分点”,群众的满意和信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丢失。
(来源: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