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朴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14日出席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并讲话,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好干部标准,改进培养选拔方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领导干部“四化”以来,领导班子结构明显改善,“干部年轻化”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干部年轻化”还存在一些思想障碍。如仍然有观点认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吝于给年轻干部独当一面的机会;还有的观点认为,“按照资历往下排,一茬接着一茬来”,人人平等;甚至有观点认为,“干部年轻化”已经落实到位,不需要再“年轻化”了。凡此种种,造成“干部年轻化”瓶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干部队伍之“方塘”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干部年轻化”永远只有进行时。邓小平同志曾经精辟地指出:“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出来。”要敢于在急难任务中、重要岗位上使用年轻干部、识别年轻干部和选拔年轻干部。使用年轻干部要用当其时、用当其才,如果习惯于抠台阶、论资历,用不当其时、错过黄金期,干部队伍会重蹈老化覆辙、发生断代之虞。
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者的责任,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可谓“用干部”重中之重。要敢于给年轻干部“压重担,委重任,出难题”,让他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树立“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对于看准了的、有后劲的“墩墩苗”,照看其茁壮成长,必要时按照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明纪律的要求进行破格提拔。
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突破“干部年轻化”的瓶颈,关键在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推行晋职和晋级“双轨制”,进一步简政放权,淡化“官位”的“含金量”,消除“恋栈”心理。要打破“论资排辈”,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良性循环,建立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快车道”。要健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提高选人用人权重,强化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