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4日02:02 来源:解放日报
唐祝平(右)与村民交流。近两年,联西村新建了老年活动室、村卫生所、联西菜场等公用设施,使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的服务。
均 蒋迪雯 摄
唐祝平外出工作时戴的帽子。他的努力是让大多数农民住进别墅,98%以上的村民实现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4000万元大关……他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大蒜
是那些只立足当下政绩的干部,一旦调走,如同大蒜收割,拔掉就是一片光地
韭菜
是能够为村民做长远规划的干部,如同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还能再长一茬
■本报记者 沈轶伦
老唐眼睛“凶”。
村民顾老伯生了癌症住院,亲友们都来看望。一时大家围在床边,要么招呼病人吃东西,要么问感受。
只有唐祝平站在旁边,看见病人喘不过气,立刻找院方借来了氧气瓶,直接放到病人床边。
到了老顾患病后期,病人已经见谁都不愿意说话了,但听说唐书记来了,他还支撑着起身,口虽不能言,但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后来村民们听说此事,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因为做了26年村支书的唐祝平眼睛凶,总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事情,这在嘉定区安亭镇联西村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
【细心】
为啥不管什么事情,唐祝平总是能第一个发现呢?
比如安亭镇的宣传委员就很惊讶,几年前的一天,唐祝平主动找到宣传委员,说要给村民盖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当时,鲜有农村的干部想到这一茬。
但老唐说干就干,等村口黄金地段的农家乐饭店租约到期,立马就回购了来,6个月里建成了占地1000平方米,集茶室、棋牌室、图书室于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这个地方距离村级敬老院步行2分钟就到,距离村里的卫生医疗服务站也仅一步之遥。
几年后,关于村村要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议出台,别的村发愁去哪里找地方时,联西村的村民已经在活动中心喝了很久的茶了。
“你怎么就会想得比别人早?”
“伲天天走访村民,自然晓得大家的想法。”唐祝平总结个中窍门:无他,唯走得勤耳。
别的村村干部8时上班,他呢,常常7时刚过就到办公室里坐着了。“因为农村人起得早,大家习惯在8时上班前来找伲讲讲嘛。”
一辆“破坦克”,他也常常骑着在村里转悠。
本地村民差不多家家有轿车,开着车从他身边经过时,都放慢了车速摇下车窗和唐书记打招呼。唐书记就在自行车上和大家打招呼。“蛮好的。骑车也是健身嘛。”
【懂得】
在一个8时还不到的早晨,唐祝平出门去帮老徐找工作。
十多年前,老徐因为处理家庭纠纷不当触犯了法律,刑满释放回家,因为妻子早逝,老徐面对的是白发苍苍的双亲、尚在读书的儿子。没等他上门求助,老唐先来了。本地的村民们,彼此都有血缘、姻亲、同学的关系。“一家人总归要帮一家人”,老唐拍胸脯承诺一定帮老徐重启第二次生命。
凭着自己在驻村企业里的威望,老唐和村干部们最终为老徐找到一份工作,还为他的儿子申请了学费补助。
老徐问:“为啥伲还没开口,侬就晓得伲有难处?”老唐说,大家不都说伲是“韭菜”吗?
农村人说到他们心中的基层好干部,就说:“我伲喜欢种韭菜,不喜欢种大蒜”。
大蒜,就是那些只立足当下政绩的干部,很少为村民做长远打算,一旦被调走,如同大蒜收割,拔掉了就是一片光地。
韭菜,则是能够为村民做长远规划的干部,如同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还能再长一茬。
唐祝平说,伲扎根村里快三十年了,家家户户的难处都晓得,都懂得,伲就做好这根韭菜。
【绸缪】
但这几年,村里也有了老唐不认识的人,不知道的事。
一来是六年前,嘉定将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邻村联星村并入经济发展较为富裕的原联西村,带来许多生面孔。
二来驻村企业增加,带来1.8万名外来务工者租住在村内,他们的习性爱好容貌,对唐祝平来说也是新的。
能不能还保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呢?老唐一大早又骑着自行车去村里转悠了。现在,他做了一块胸牌——“联西村党总支书记唐祝平”。
他跑到租户的小院子里,蹲在地上和外来务工者下棋;去驻村的厂里,在车间辨认新来的面孔;又和外来人口中的活跃分子喝茶,了解对方的需求。
他总担心,自己如果不能成为事情的第一发现人,就不能成为事情的第一解决人。“如果开船出海,伲总得时时保持望,才能晓得掌舵的方向吧。”
眼见着村里人口增稠,带来更多消费需求。老唐和村两委商量着,在村里建了联华超市、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商业设施,让村民不用出远门就能购买各类生活用品。年内,还将在全村居住区安装200只实时监控探头,建造500平方米综治服务大楼,整合全村日防、应急等方面力量,提升村级社会管理水平。
和老唐合作了27年的村干部张建明说:“唐书记就是心里总有人,眼里总有活。”
【承诺】
唐祝平办公室电话有来电显示功能,每天不管几点回到办公室,他一定悉数回电。
有时电话打过去,对方一肚子怨气,劈头盖脑骂过来,唐祝平还是笑眯眯地听着。
别人夸唐书记涵养好。他说:“你们不晓得,电话里骂,是对伲好。愿意对伲讲,就是愿意沟通,愿意找伲办事,就是相信伲。”
去年台风天气,几户联星村村民家中被淹。村民气愤之下,把唐祝平的手机打爆了。
积水太深了。穿胶鞋水要倒灌进来。唐祝平和几名村干部,打了赤脚,穿了布鞋,每人左手一把伞,右手一根竹竿探路,排成竖列,每隔几米地走着去村民家。
“要是排成横列走,触电就全死啦。排成竖排,后面一个还能逃命呢。”老唐走在第一个,去敲开了村民的家。看见三个“落汤鸡”干部站在门前,村民怨气全无。喃喃道:“我还以为这会儿你们在大别墅里看电视呢。”
唐祝平说,“伲在这儿,你们有什么问题就讲,争取第一时间解决。”
(来源:解放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