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南平“一人公司”为何如此受宠?

2014年07月13日08:11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南平“一人公司”为何如此受宠?

  新政:助“一人公司”成新增长极

  “目前,市里的创业和发展环境都很好。只要努力,我的公司会做大的!”周海飞说。这位1982年出生的年轻人,现在已是公司老板。

  7月9日,他登记注册了南平市顺发门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对已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周海飞来说,“一人公司”成为他投资创业的最好选择。

  新《公司法》实施后,在“一元钱办公司”等一系列放宽政策下,一人有限公司成为登记热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南平市新增私营企业2019户,同比增长36.33%。其中,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出现井喷,共计511户,新增注册资本2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5.56%、685.83%。

  “一人有限公司,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登记,过去要求注册资本最低不得少于10万元,并且每年还要参加年检、提交审计报告等,如今新的登记制度取消了这些限制。这是南平市‘一人公司’井喷式增长的一大原因。”南平市工商局副局长林文贵说。

  目前,“一人公司”在新登记公司数(含外资)中的比例创历史新高,升至32.7%,成为南平市民营经济新的增长极。

  缘由:经营管理更加灵活顺畅

  “一看是个体户,客户就想打退堂鼓,总觉得和我们打交道有风险。现在成立公司,客户多了一份信任,达成交易的明显多起来了。”张善文的想法很实在。6月13日,他将原先的个体户执照升级为邵武市云灵山土特产有限公司。

  除了可以帮助个体户转型升级,“一人公司”的好处还在于经营理念、运行机制上更加灵活,能避免因股东间意见不一、管理方式不同出现矛盾纠纷,影响公司的发展。对此,由多股东有限公司变更而来的南平市华建混凝土有限公司法人钟叶芬深有体会。她说:“以前与人合伙做生意,决策要大家协商同意,好不容易意见统一了,可商机不等人。现在我的企业我做主,少了这样的麻烦。”

  从“一人公司”3月-6月的新设立情况来看,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仍为投资热点,有271户,占总数的53.03%。但随着南平高铁时代的到来,以及在政府的新农村政策的引导下,流向乡村旅游等一、二产业项目的资本强度大大增加,同比 分 别 增 长1633.33%、1483.33%,三大产业的比例趋向合理,为10.18%∶18.59%∶71.23%。

  由于自然人独资拥有设立程序便捷、管理简单等优势,投资者普遍选择自然人独资的形式,个人注册登记“一人公司”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法人注册登记的总量,达到462户,占90.41%,而法人独资仅19户。

  提醒:设立须理性

  不过,“一人公司”并非人人都适宜。南平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科科长何智平提醒,个人在选择经营组织模式时,应多咨询,根据实际选择最适合的经营实体。

  目前,南平市新成立的“一人公司”涉足服务业的大多从事市场信息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和中介信息服务等,比较适合初始创业、资金有限、有一技之长或一定从业经验、需要一定企业形象的创业者,不适合缺乏创业经验的大学生。

  同时,“一人公司”也有先天不足之处。原本是两人以上的有限公司,拆了伙各自办公司,这倒是可以一人说了算。但合作人撤资,流动资金少了,多了竞争对手,重大决策又没人商量,有可能盲目经营,效果大打折扣。近年来,南平市先后有327家“一人公司”办理了注销登记或被吊销登记。

  1989年出生的练某,2011年6月30日注册了建瓯市多丰贸易有限公司,由于经验不足,开业仅一个多月,就办理了注销登记。

  听说如今有点规模的都热衷办公司,生意挺红火的陈鸿也赶了趟“时髦”。可没多久,他又来办理注销。原来,有限公司不但要设立完整的会计账簿,而且相关税率也要调整,最后一算,交的税费要比个体经营高得多。于是,他又赶忙办回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记者还从南平市工商局了解到,有的投资者曲解新政本意,盲目投资设立与自身经济实力不相符的千万元公司、亿元公司,没有充分考虑由此可能带来巨大的责任风险。

  南平市工商局局长吴志勇表示,注册资金认缴不等于不缴,只是国家考虑到创业初期可以暂时缓缴,但必须承诺注册资金实缴到位的年限。“零首付”办公司也并非不需要承担责任了,认缴制没有改变《公司法》关于“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的相关规定,一人公司股东也要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所以,公司股东在认缴出资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投资经营能力,不可盲目求大。须谨记,公司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来源:福建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