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创新书记”的创富路

2014年07月13日07:40    来源:广西日报

原标题:“创新书记”的创富路

  “他的脑子里总是不断有新的点子,跟着他干心里踏实。”这是记者在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金沙村采访时,村民们对他们村党总支书记李志凯的评价。6年来,在“创新书记”李志凯的带领下,金沙村的桑蚕收入增长了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2.7倍,2013年达到9093元,高出全国平均79元。

  改良养蚕技术带富一个村

  最先让群众见识到李志凯创新意识的,是小小的桑蚕。当地农民种桑养蚕虽然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品种退化,桑蚕产量一年不如一年。2008年李志凯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开始尝试种植良种桑树,结果桑叶质优量高,桑园每亩多产出45公斤蚕茧。“群众见我收入高了,纷纷跟着种。”当年冬季,李志凯趁热打铁,组织全村蚕农参观、培训,次年又争取到扶贫部门赠送410万株良种桑苗,全村82%的桑园得以改造。

  与此同时,他还自费到外地学习方格簇养蚕技术,提高蚕茧产量。多次失败之后,他终于培育改良出了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首张方格簇蚕茧,每张产量增10%,育蚕房容积率也提高了3倍。改良的方格簇养蚕技术很快在村里推广开来。沙子屯李志朝种桑6亩,每亩年均卖蚕茧收入8000元。所得收入不仅供两个子女读书,最近还建起了3层半小洋房。有了卖蚕收入,全村群众不再贷款、赊购肥料。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2010年初,李志凯组织马步正等8位种养大户,成立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为全村群众提供桑苗、技术、收购、初加工等服务。从此全村桑蚕业稳步发展,如今户均种桑园2.4亩以上,纯收入2万多元。

  创新“一组两会”获推广

  走进良岭屯,只见环村路宽敞洁净;一条条巷道两旁绿树成荫、路灯成排;村边耕牛集体圈养场新颖别致;污水集中处理池水草茂盛……这些得益于李志凯创建的“一组两会”制度。“没有‘一组两会’,我们屯再过20年,也许还是灰头土脸的老样子。”屯理事长李梦球说。

  李志凯上任当年,正值金沙村推进自治区整村推进脱贫项目的关键时期:扶贫路要修,水利要建、老旧房子要改造……而全村6个屯4700多村民,靠村“两委”5名干部根本忙不过来。“不能让项目毁在自己手上,怎么办?”

  当时良岭屯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屯里几个党员和德高望重的老人表现积极,何不让他们组成理事会来牵头做群众工作?李志凯认为,这当中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任何提议要得到群众同意。于是他提出,凡是屯里项目由党支部出点子、提建议,户主大会集体表决,同意后由理事会负责组织实施。“一组两会”制度就像一把钥匙,工作局面很快打开。

  接着,李志凯引导其余5个屯也成立了“一组两会”制度,建设用地、资金筹集、资金管理、账务公开等难题都迎刃而解,村干部得以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脱身出来,工作效率倍增。良岭屯的“一组两会”模式迅速在覃塘区、贵港市和更大范围推广,并获2011年度广西党建工作创新奖。

  工作“新法”啃下硬骨头

  “为了一点地,我曾想和李支书拼命哩。”沙子屯黄飞新内疚地说。原来,前两年修村主干道时,黄飞新20平方米耕地被征用,他便乘着酒气冲到李志凯家中闹事,“当时讲了几句话,心里就没底气了,至今还觉得羞愧。”下湴屯覃二进也还记得,为动员他让出50平方米的地修建水利,李志凯连续10个晚上蹲守在他家门口,苦口婆心地与他讲政策、讲道理,终于使他服了软。

  因人而异、创新方法做工作,就这样,6年来,李志凯领着群众实施了各屯水泥路、水利、风貌改造、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绿化亮化除污工程等32个项目,总投入资金3763万元,其中群众自筹295万元。

  在李志凯的工作“新法”下,金沙村的土地整理也颇有成效,已有不少规划如一的农田。整理后的农田吸引金沙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投入600万元建立了260亩的蔬菜基地,聘请当地11名农民在基地打长工。目前金沙村共有3个占地1000亩蔬菜基地,聘用当地50多名青壮年长年就业、110名劳动力打短工。沙子屯李容正今年流转出1亩土地给合作社种菜,每年租金是250公斤稻谷,相当于700多元;夫妻俩在合作社打工,月工资共5000多元。

(来源:广西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