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缺投入,大量专利沉睡

2014年07月10日02:02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缺投入,大量专利沉睡

  本报讯(记者 俞陶然)全球科技和经济竞争中,高质量的专利管理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在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经费使用方面,美国用于专利管理的比例达18%,欧盟国家为12%左右,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在3%以下。专家建议,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的专利管理经费应占到总投入的10%,这样才能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率。

  昨天,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与市科技党委联合举办的 “市科技系统领导干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专题研讨班”上,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纵刚提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比较低。以高校的专利管理为例,牛津大学每年申请的专利有300多个,该校92人组成的专利管理团队对这些专利进行评估、培育;而我国某知名高校2011年申请的专利多达1800多个,负责专利管理的工作人员仅12人。

  我国高校申请的专利数量虽大,但质量未必高,其中不少是没有转化前景的专利。因此,知识产权专业人士应对各种潜在专利进行价值评估,做出筛选。完成价值评估后,专利人员还要对专利进行培育,提升它们的价值。纵刚说:“科研人员撰写的专利,90%以上缺乏价值。”比如,一位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杀灭肺癌细胞的机制,他通常会把专利的权利要求写成“治疗肺癌”。知识产权专业人士看到这份专利申请书后,会要求科研人员再做一个针对另一种癌症的体外实验。只要这种抗癌机制被证明有一点效果,就可以把权利要求改写成“治疗癌症”,从而大幅扩大专利的权利范围,吸引制药企业收购。而国内高校仅十来人的专利管理队伍,很难完成这种耗时、耗力的专业化工作。高校里存在大量“沉睡专利”,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科研项目的经费分配方面,我国也存在忽视专利管理的问题。据透露,国内一家科研机构承担了一个耗资4000多万元的项目,研发成功后想申请专利,却发现该专利已被日本企业申请。“4000多万元只换来几篇论文,无法产业化。”对此专家建议,我国科研项目的经费中,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专利局势分析”等知识产权管理业务。在科研人员开展技术攻关的同时,知识产权专家进行全球范围的专利跟踪和预警。一旦发现有竞争关系的专利,就要进行专利分析,设计技术路线“绕道”方案,避免出现科技成果问世后无法产业化的尴尬。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