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9日10:22 来源:云南日报
本报美编 张维麟 制图
正在建设的公租房 余国鹏 摄
玉龙县廉租房 余国鹏 摄
永宁乡泥鳅沟美丽的摩梭新村寨
本报记者 岳晓琼 余国鹏
丽江,是不一样的: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熠熠生辉。它是旅游的胜地、心灵的栖息地、传统与现代共奏的交响曲。
但走出古城的繁华,不论是眼见耳闻还是各项经济指标无不述说着一个事实——这里与云南大多数地方一样,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全面小康的“好梦丽江”还在路上。
让梦变为现实,丽江人在行动。
精准扶贫 打造更多“新太安”
“走出古城十公里,你就会发现丽江是个美丽而贫困的地方。”丽江市扶贫办主任和华生如是说。2013年底,丽江贫困人口15万,下辖四县一区中有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小康的起点在脱贫,一场扶贫开发攻坚战在所难免。
2011年,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县太安乡成为省级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项目乡,以每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00万元力战两年,撬动资金1.38亿元。如今,太安已经实现了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能源建设、科技培训与推广、民生保障等六大方面统筹安排,48个项目将全乡6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全部覆盖。今天的太安,农民人均收入连续3年翻番,2012年就已突破1万元,全乡实现了整体脱贫致富奔小康。整乡推进,永盛松坪乡、羊坪乡,宁蒗永宁乡、宁利乡,一个又一个“新太安”即将出现。
2011年,宁蒗扶贫攻坚大会战打响。省级财政自2012年加大省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4年时间预计共投入2.36亿元支持宁蒗进行扶贫开发,使全县10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基本实现“四通”、“七有”,基本解决深度贫困人口的温饱;再用两年时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农村平均水平,到2017年全县深度贫困人口稳步解决温饱问题。2013年,资金针对性地投向27个目标村,街道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教育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人畜饮水、道路沟渠建设等项目顺利进行。
2013年,丽江财政预算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在贫困地区实施20个挂钩扶贫整村推进,在减轻市级部门压力的同时,充分调动资源,共撬动资金700.6万元,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清洁能源建设等方面。以市扶贫办挂钩点宁蒗县烂泥箐大二地村委会白崖子村民小组为例,2012年至今,扶贫办已协调2万元助其购置10台抽水机应对干旱,15万元对危房、村道以及村容村貌进行改善,50万科技产业扶贫资金用于以重楼为主的产业发展,加速当地脱贫致富的步伐。
此外,丽江市还综合运用产业扶贫、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异地扶贫等多种方式助力扶贫攻坚战。2013年,丽江全市各类扶贫投入达6.12亿元,解决5.06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并超额完成整村推进、异地扶贫开发、安居工程等任务。
“精准扶贫的思路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也在不断创新,积极进行探索。”丽江扶贫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华生却没有因此而感到轻松。
安居工程 温暖更多“刘大伯”
投资6亿元,占地150亩,3224套住房,建筑面积19万余平方米,5种针对不同家庭结构的户型,可入住上万人:这一组数据描摹出丽江市新团片区公租房小区的轮廓。“小区内配套有广场、篮球场、超市、会所、诊所,小区外有医院、小学。”在公租房小区的规划模型旁,丽江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和利涌边指点边说明。走进在建的小区,记者看到全市第一个小区内中水回用系统已经基本完工,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集中供热设施也已经就位。和利涌介绍:“今年10月份可以完工,这几天预报名已经开始。”
在入住率已经超过96%的玉龙县保障房项目——和谐家园小区内,记者见到了入住两年的58岁的刘榕大伯。说起现在的房子,他一脸兴奋:“下岗后,我还住在原来单位的职工宿舍里。其实那里早就是危房了,住得提心吊胆。搬到这里后,被招到小区物业当保安,一个月有1000多的工资,每月只交50元的租金。家里的洗衣机、冰箱、电视都是这两年买的,生活相当好!”
截至2013年末,丽江新开工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15108套,累计投资16.8亿元,基本建成 12492套,在建2616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7457户、补贴资金1652万元。通过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解决了全市近4.5万人的城镇中低收入人口的住房困难问题。
丽江城镇保障房工程的顺利建设,得益于多方合力。丽江住建局执法保障局副局长和善乾分析:“首先是政府重视,新团片区公租房建设的6亿元中有4.5亿是市长亲自带队争取到的贷款;其次是有规范的程序保障,前期建设中审批程序和后期的保障房申请程序都有法可依,最新的《丽江市公租房管理办法》已经报人大法制办,出台后相关的管理会更加到位;三是监管得力,保证了资金、安全方面对工期没有影响。”
目前,丽江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范围已从最初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扩展到城镇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农转城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全市所有县区均实施了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一个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住房保障体系正逐渐显现,进而推动着全市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以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项目为重点的安居工程建设在丽江广大农村铺展开来。自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87983户,其中:拆除重建47608户、修缮加固40375户;中央、省补助资金60247.5万元,市级配套500万元,县区自筹2140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和任务已按年度要求圆满完成,实施范围覆盖全市63个乡镇,解决了8.7万户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扶贫开发,让丽江人富起来;建得广厦千万间,让丽江人的心定下来。未来,丽江终将真正“不一样”。
(来源:云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