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8日05:50 来源:山西日报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端。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曾妄言:3个月内灭亡中国。可是他们等来的,是一个民族在危难之际迸发出的巨大勇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的奋起反抗。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伟大斗争。
从七七事变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场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取得了中国近代百多年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中国对日本侵略者的有力抗击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列举了三个“最”:
——抗击时间最长。从1931年至1945年,抗战时间长达14年之久。
——付出代价最大。仅在8年全面抗战中,中国军民就伤亡3500万人。
——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中国战场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中国战场歼敌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
自中日甲午之战起,日本开始走向以邻为壑。明治维新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和参加过14次侵略战争,其中10次是侵华战争。从策动“满蒙独立”、提出“二十一条”,到发动九一八事变、策动华北事变,再到制造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赌徒般的军事行动不仅给中国,也给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2.5万件文物的控诉!
4日,经中日专家严密考证,此前在江苏仪征发现的疑似日军炮艇确认为日本侵华期间使用的军用炮艇。作为日军侵华有力罪证,该炮艇将有可能被充实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陈中。
“文物是纪念馆的生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面对文物,任何企图否认历史的谬论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右翼大肆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了将血写的历史铭刻在南京这片大地上,1985年,南京市政府在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上建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建馆以来,纪念馆就开始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文物,并派人到全国各地及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搜集文物,还委托海外友人帮助征集文物。如今,纪念馆的文物数已从当初的100多件扩充到2.5万余件。
日军当年用来烧尸的汽油桶、约翰·马吉所用的摄影机和胶卷、侵华日军老兵的日记、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遗物……纪念馆挑选出的用于展陈的3000多件文物,都有力地向每一位参观者控诉着侵华日军的暴行。
731部队至少生产2470枚细菌炸弹
记者从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731问题国际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 “美国解密日本细菌战档案调查研究”课题组完整编译出关于侵华日军细菌武器的《阿尔沃·汤姆森报告》。该报告记录了731部队首任部队长石井四郎的供述,截至1942年,731部队共研制生产了2470枚细菌炸弹。
《阿尔沃·汤姆森报告》是1946年由当时美国迪特里克基地中校阿尔沃·汤姆森对731部队首任部队长石井四郎和次任部队长北野政次进行审讯之后,形成的总结性报告。该报告详细记述了731部队总部的体制、配置、职责以及细菌战和人体试验等有关信息。
“根据这个报告的详细记录,可以明确断定细菌炸弹的研制是以细菌战攻击为最终目标的。根据翔实的实验数据和设计图纸,进一步证实了731部队以进行细菌战为目的而开展了细菌武器研究、试验和生产的历史事实。”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731问题国际研究中心负责人杨彦君说。
731部队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总部基地建在哈尔滨市平房区。资料显示,有3000多人在731部队细菌试验和人体试验中死亡。
日本战犯长岛勤:残忍虐杀中国军民
据长岛勤1955年5月笔供,他1888年出生,日本埼玉县人。1938年12月到中国,任华中派遣军特务部部员。1942年4月,任日本陆军第59师团第54旅团长。1943年6月-1945年4月,兼任济南防卫司令官。1945年8月22日在朝鲜咸兴被苏军逮捕。
重要罪行有:
1943年5月中旬,指挥部队参加“鲁中作战”,“结果杀害抗日军人130名、和平人民20名,逮捕抗日军人380名,烧毁破坏民房20余间”。
1944年3月-4月,指挥部队参加“十九春衣剿共作战”(莱芜、长清、历城、齐河、章丘),“结果杀害抗日军210名、和平人民70名,烧毁民房300间”。
1944年6月-7月,指挥部队参加“十九夏衣山东作战”,“结果杀害抗日军270名、和平人民160名,掠夺小麦5700吨”。
1944年8月-9月,指挥部队参加“十九夏山东作战”,“结果杀害抗日军120名、和平人民70名,逮捕和平人民250名,掠夺花生油1000篓以上”。
1945年1月-3月,指挥部队参加“二十春衣山东作战”,“结果杀害抗日军410名、和平人民230名,破坏烧毁民房300余间”。
1945年5月,指挥部队参加“秀岭一号作战”,“结果杀害抗日军80名、和平人民210名,烧毁破坏民房1000余间”。
从1942年4月-1945年7月,“进行了大小15次作战讨伐,杀害抗日军人1660名、和平人民970名”,“烧毁破坏民房2220间以上,逮捕了抗日军970名、和平人民250名,掠夺粮食6000吨,酷使强制劳役是12万工日。”“每次在作战中杀害的方法,除枪毙外,还采取很多刺杀、斩杀、斩首、爆杀、烧杀、绞杀、瓦斯杀等极其残忍的虐杀手段,又常常杀害俘虏”。“1945年2月上旬,111大队在我的命令下,行动中在东阿县马家海子刺杀负伤员俘虏7名。1942年7月,110大队在莱芜县九顶山,用瓦斯弹杀害和平人民老幼15名。”
“东方马奇诺防线” 劳工如狗命若草芥
侵华期间,日本关东军为了夺取其在远东的利益,防范苏联进攻,1934-1945年间采用摊派、抓捕劳工和非法使役战俘等法西斯手段,在中、苏、蒙边界地带修筑了漫长的军事工程,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
吉林省档案馆最新档案研究成果,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视劳工生命如草芥、把劳工与狗同等对待的反人类罪行。
当年,在关东军的镇压和严酷管理下,众多中国劳工在修筑 “东方马奇诺防线”过程中,变成了堆堆白骨。
根据档案记载,“东方马奇诺防线”工程量巨大,为了达到工程需求,日军使用大量劳工,其中包括来自华北的俘虏。
《通信检阅月报 (六月)》中的一封信件记录:在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劳工及朝鲜人大约有6万人。
“招募”只是“奴役”劳工的一个幌子。“除了殴打就是辱骂……完全是乞丐一样的待遇”,在东安工务区的张景春受不了非人待遇,写信告诉家人不要参加劳工募集。
“苦力一步也不能离开工地,不仅有警备员看守,在外面的围栏上还拉上了铁丝网,而且铁丝网还通着电……”“即使下雨也不休息”档案研究人员发现,劳工遭受虐待的惨烈程度远不止此。
一封被查禁的信件内容显示,遭受虐待甚至死亡并不是劳工们惨遇的终点,为了防止泄密,这些劳工在工程结束后都可能遭到枪杀。
(来源:山西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