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朴磬
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他的二姐追悔莫及:“早知道他这样,不如当初让他在家种地。”这话,一下子让人联想到“黄犬之叹”。公元前208年,七十三岁白发翁李斯被判腰斩咸阳市,临刑前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岁月如流,时代变迁,“黄犬之叹”两千年,此恨绵绵无绝期。
失去之时,方知珍惜。湖南省雪峰集团深圳分公司原副经理邓初明在狱中忏悔:“人生如果可以重来,我宁愿回到在农村时粗茶淡饭的艰难岁月。”文强临死前给儿子留下遗训:以后子子孙孙再也不要从政,不要当官,远离功名利禄。刘志军落马后委托辩护律师带话,叮嘱女儿“千万不要从政”。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原来,无功无名也是福、平平淡淡也是真。
其言也善,其悟却未必深。在他们看来,官场永远是最肮脏的大染缸,一入江湖身不由己,唯有避之为吉。然而,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总还需要治理者。无论制度如何改进,权力总有自主的空间,但这并不是贪腐的必然。正所谓“没有攻不破的盾,只有挡不住的矛”,一意为贪,“万夫莫当”。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廉耻事大,死生事小”、“贪欲如火,不遏则焚”……劝诫“不贪为宝”的格言警句不胜枚举。自古以来,清廉都是官员安身立命之本。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当然,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也需要不断筑牢,事实上也正在紧锣密鼓这样做。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宋朝奸相蔡京在举家南逃的路上写道:“止因贪恋此荣华,便有如今事也。”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委原书记李乘龙狱中诗云:“钱遮眼睛头发昏,官迷心窍人沉沦。”文强忏悔:贪图功名利禄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贪名、贪利、贪权、贪色……有“饕餮之贪”方有“黄犬之叹”,这是千古不易的“道”。
此“道”无人不明。每次冀文林回家,父亲都反复地对他说:咱不贪高,只要平平安安就行。伴随发“黄犬之叹”官员的,莫说父母的教诲,组织的提醒岂有断过!习总书记形象地说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贪官就是精神缺“钙,以致手生“软骨”。
多少党员干部牢记宗旨、廉洁从政,为人民做了实实在在的事,为发展立下大大小小的功,人民永远记住他们。同样手握权力,为民所用还是为己所用,脑中一念之差,人生天壤之别。制度滞后,有漏可钻,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