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央
一篇“码头散落大米麻雀抢食成批死亡,官方回应为“吃撑死的”的微博近日引发网民热议。湖北省宜昌市政府3日发布消息称,死亡麻雀已被送检,初步发现麻雀体内含有杀虫剂呋喃丹成分,并称从未有技术人员说过“麻雀被撑死”。(新华网 7月3日)
这起事件起源是,一艘货船在宜昌市夜明珠码头装运大米时,不少大米散落在地,20余只麻雀抢食后相继死亡。技术人员抽检化验后分析说,大米没有问题,麻雀可能是抢食大米过多导致撑死,也可能是在其它地区食入不健康物品。相关技术人员模棱两可的“麻雀撑死说”引发了热议。
热议的背后还是对官方“开黄腔”的嘲弄,且不说技术人员,就是官方人员,在回应中的妄下定论就免不了被质疑,在这些荒谬的解释背后群众读到的是政府工作人员的不严谨和处事上的敷衍甚至愚弄公众,编造粗制滥造的借口试图敷衍过关。公众自然不买单。
而在随后的官方回应中,却否认了“麻雀撑死说”,并公布了在麻雀体内发现了杀虫剂成分,算是否认了“麻雀被撑死”的荒谬理论,也及时将这团疑云从官方的上空抹去,但在“麻雀撑死说”甚嚣尘上的档口,官方的及时回应难免又会被质疑不过是推卸责任之说罢了,毕竟,到底有没有技术人员说过这样的话,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在发生麻雀成批死亡事件后,群众第一时间关心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公众惊恐的眼神更多的是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但随后的官方回应却是“麻雀撑死说”,这根本不能稳定人心,只会引发更多的质疑之声。先不去追究到底是“官谣”还是“误伤”,这样的新闻出现在公众眼前,都会被定格到官方的责任上,影响的都是政府的公信力。
面对“麻雀撑死说”,官方回复未免太过敷衍,直接不承认了之,但若真的是“误伤”,为何不严查追究造谣者责任,散布谣言损害政府形象的不能被姑息;若是真有其事,也应严肃处理,敲响警钟,让技术人员更专业,官方更权威,这才是面对负面事件官方该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