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贾晨翔 寂寞和坚守的“博弈”

2014年07月03日10:10    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贾晨翔 寂寞和坚守的“博弈”

  (上接第一版)“既来之则安之”。渔业资源和采摘山产品是洛古河村村民的主要收入。由于近年来村民的过度捕捞开采,对洛古河村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为改变村民经济增长方式,贾晨翔开始琢磨如何让村民走上致富路。冬天一双雪地靴、夏天一双运动鞋,丈量着警务室到村民家的距离,他了解到一些村民想建养殖场,但除了有想法,资金、场地、技术一样也没有。贾晨翔给他们鼓劲:现在城里人最喜欢无公害绿色食品,建起养殖场后,利用洛古河天然优势,一定能打出品牌!贾晨翔与村委会协调,将村西头的废弃厂房低价租给村民,又多方筹措资金,最终建成了“源头村养殖场”。为确保达到“绿色”标准,他们发挥洛古河水丰草肥的资源优势,进行天然放养,请来畜牧专家技术指导,四处游说推销笨鸡、笨鹅,不仅拓展了销路,也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

  如今,村民有了致富点子都会聚到警务室,请贾晨翔出谋划策,这座蓝白相间的夫妻警务室,成为洛古河村群众心中的顶梁柱。

  “要想富,先修路”。初到洛古河的贾晨翔愈发认识到“路”的重要性,他起草农田路翻修申请,争取修路资金;他动员村民自发出工,完成筑路工程。洛古河没有水泥路的历史被改写了

  过去,洛古河村不通公路,每逢降雨量增大,村里的土路就变得泥泞不堪,大型机械进不去,收获的粮食运不出,影响农作物收成和村民收入。

  2011年底,已担任洛古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贾晨翔,利用“民警兼任村官”的工作优势,与村党支部一班人下定决心将修路工程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协调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得到村民的一致响应。

  此时的洛古河村虽已时值3月,但气温仍在-30℃,贾晨翔主动承担起农田路的测绘任务,带领村民深入田间冻地、积深雪窝进行实地测量。历时半个月,终于完成了长4公里涉及18户村民耕地的农田路测量工作。

  贾晨翔邀请工程造价师对翻修农田路所需资金进行预算;他起草农田路翻修申请,并争取到修路资金30万元;他动员村民自发出工,完成了筑路工程。2012年6月,工程竣工了,改写了洛古河没有水泥路的历史。

  路通了,人的眼界就开阔了。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贾晨翔帮助村民开设家庭旅馆,修建旅游景点,一条以特色经济、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村屯经济发展模式在洛古河村全面铺开。仅去年一年,全村接待游客2万余人,旅游收入达200余万元。

  公安姓公,民警为民。在四年的民警岗位上,贾晨翔用行动实践着人民公安的承诺,面对乡亲们的极力挽留,贾晨翔四次放弃了调动的机会

  2013年6月,贾晨翔被任命为北极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上级考虑到他在洛古河村驻守了很长时间,决定调他回所里履职。谁知所长去接他时,村民都聚集在警务室,死活不答应。

  村民袁庆发第一个拍了桌子。去年4月13日,洛古河村遭遇20年来历史同期最大暴雪,积雪齐腰。傍晚,贾晨翔得到消息:袁庆发下午寻羊未归。贾晨翔夫妇立即领着村民分头寻找。夫妇俩手拉着手,在林海雪原顶着狂风呼喊着袁庆发的名字。经过1个多小时的搜寻,终于在村后山坳里找到了被困的袁庆发。贾晨翔迅速脱下棉衣包裹在老袁身上,王晓莲摘下围巾包住老袁的脑袋,一面拼命揉搓着他的双手,一面高呼在周围搜救的乡亲。

  村民李秀忠也不同意。2012年4月,黑龙江刚刚开江,李秀忠家的牛在江边饮水时被江面移动的冰排卡住。冰面刚刚化开,冰水寒冷刺骨,冰块不时浮过,江面的情况非常复杂。闻讯赶来的贾晨翔跳入水中,吃力地将绳索套在直喘粗气的牛脖子上拼命地拽着绳子,终于拉牛上岸。63岁的李秀忠紧紧握着贾晨翔冻得发紫的双手,眼泪从脸上滑落。

  村支书刘维方更是不答应。他说,贾晨翔为大家做的好事数不清,办文化补习班、资助困难儿童、调解邻里纠纷、保护一方平安,这样的民警可不能走!面对乡亲们的极力挽留,贾晨翔第4次放弃了调动的机会,这位北极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仍在洛古河村坚守着。

  你在风雨中站岗,警徽还在自豪地微笑;你在霜雪里巡逻,警徽还在骄傲地闪耀。贾晨翔把青春和汗水都抛洒在洛古河村。没人见过他埋怨过什么,要求过什么,人们只记得他温和的笑容,迎着晨曦,踏上每一天的征途

  在洛古河夫妻警务室会看到空地上摆放着钢叉、圈网、电鱼船等捕鱼工具,这里就是贾晨翔为给村民讲解哪些渔具是可以捕鱼,哪些是违法设备而设立的黑龙江源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院的一景。暑期临近,这个宣传大院迎来了第一批客人,洛古河村的小学生。淘小子王乐告诉记者,每年暑假他都会来贾叔叔这里,贾叔叔帮他辅导学习,还可以在宣传院里参观新鲜玩意。夏季正是农民采山的季节,家长不在家孩子们经常到江中野浴,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荒废了学业。贾晨翔和爱人商量在警务室开个免费看护班,这样孩子安全了,大人也可以放心去采山。黑板、桌椅、教具、科普读物一样样的“走”进了警务室……

  洛古河村最低温度-52.3℃,方圆150里没有村镇,冬天大雪封山人基本出不去村,没有医院、电影院、理发店、澡堂、书店,三任大学生村官没人呆足1年,村里的姑娘嫁给本村的小伙子要追溯到12年前,即使通了路通了电的洛古河村,依然不是年轻人安家的首选。

  吃水自己挑,睡炕自己烧,至于晚上起来添煤、砸冰取水,那是家常便饭,用贾晨翔的话说,自己来了个从城市到农村的“逆袭”。

  贾晨翔面对百姓总是憨厚的笑呵呵,有求必应。但说起家人,这个七尺男儿眼眶湿润了。贾晨翔的妻子王晓莲大学毕业后在哈尔滨一家律师事务所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随军跟贾晨翔来到大兴安岭地区,先后换了4个地方,最后来到洛古河村,工作换没了,房子也没了。

  一次妈妈在山东老家突发重病,父亲几次招呼贾晨翔回去看看,而那时正好医疗队来村里巡诊,只有他熟悉哪个村民有什么病,需要找哪科医生,贾晨翔只好让妻子回去照顾母亲。然而贾晨翔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说,青春需要磨砺,4年的磨砺是我人生中的最大财富。

  夫妻俩是常驻村中的警察,按照顺序是第63户人家,所以每当有人问起“夫妻警务室”的详细地址时,百姓总会自然而然地说道:“小贾家啊,进村直走,一巷六十三号。”对于村民来说,这个地址再熟悉不过了。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夫妻俩这栋蓝白相间的红顶砖房总是人流不断。

  兴安作证,松涛唱和。爱民道路上,贾晨翔仍然一往无前。

(来源:黑龙江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