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望天吃饭”亏3万元 设施农业赚10万元

2014年07月01日05:43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望天吃饭”亏3万元 设施农业赚10万元

  “我的丝瓜藤藤上长了好多白色棉絮状的菌丝,这是啥子情况?”连日来,阴雨绵绵,让长寿区新市镇堰耳沱村四组蔬菜种植大户但华明苦不堪言。

  “这一车茄子送永辉,每斤卖1.6元。那车丝瓜送新世纪,每斤卖3元。”同样是连日阴雨,临近的葛兰镇蔬菜种植大户王顺全却喜笑颜开:超市和农贸市场飞来的一张张订单,让他忙得不可开交。

  同是蔬菜种植大户,同样遭遇低温阴雨,为何一家欢喜一家愁?

  “望天吃饭” 亏损3万余元

  2009年起,“80后”但华明放弃了沿海大城市的稳定工作,回到新市镇堰耳沱村租地种菜,经过4年的发展,已种植无公害蔬菜70余亩。

  但是,因前几年风调雨顺,但华明减少了农业设施方面的投入,过上了“望天吃饭”的种植生活。他说,凭着自己对气候的经验,重庆的气温一般在4月转暖,进入5月后气温直逼30℃,进入6月,气温便会突破35℃,而五六月份正是茄子、丝瓜等茄果类作物瓜果膨大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上市销售的黄金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的气候始终热不起来,特别是到了6月,下雨天就超过20天,温度始终无法超过30℃。

  绵绵阴雨,让但华明叫苦连天:气温低、雨水多、光照不足,直接导致露天栽种的几十亩蔬菜长势极慢,10余亩茄子和丝瓜普遍出现烂根、黑斑病、菌核病等现象。同时,由于供应减少,导致茄果类蔬菜行情一天天走高,而但华明的菜地却没有收成,这让他又气又恼。

  “茄子一般5月下旬开始上市,亩产在1.2万斤左右,今年由于雨水太多,不少茄苗刚刚开花就被雨水浇死,亩产不足5000斤。”但华明估算,从5月下旬至6月末的这30多天里,他至少亏损了3万余元。

  设施农业 赚了10万元

  新市镇的但华明愁眉不展,而在临近的长寿区葛兰镇,蔬菜种植户王顺全却是喜笑颜开——连日阴雨,王顺全还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蔬菜,因而成了超市和菜贩子眼里的“红人”。

  王顺全有着20余年的种菜经验,在葛兰、龙河各有一处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近200亩。“规模种植必须走设施农业之路。”他告诉记者,如果搭建了大棚,棚内的温度比棚外高出10℃,不仅提供了茄果类蔬菜生长所需的热量,而且有效阻止了风雨对幼苗和挂果的影响,加上部分滴灌设施,茄子、丝瓜自然长得又快又好。

  以藤菜和丝瓜为例,露天藤菜每两天才能采摘一次,亩产不足50斤,而大棚藤菜可每天采摘,亩产超200斤;露天丝瓜每两天采一次,亩产不足70斤,大棚丝瓜每天采一次,亩产超300斤。同时,大棚蔬菜不仅产量高,而且蔬菜果大叶茂,质量上乘。

  “捡小便宜,会吃大亏。”王顺全总结说,风调雨顺时,农业设施的作用可能不很明显。然而,一旦遇到异常天气,收成就有天壤之别了。据大致估算,5月下旬至6月末的这30多天里,30余亩茄子、藤菜、丝瓜就为他带来了10万元的利润。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