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弃儿变宠儿”的难以承受之重

2014年07月01日05:42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弃儿变宠儿”的难以承受之重

  广西14岁男孩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来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剩下他一人艰难地生活。杨六斤的遭遇经报道后,各方捐款已高达500多万元,他也被接到深圳一所学校免费读书。但随后,亲属将六斤接回家。堂哥杨取林表示,六斤要回原校考试,也要处置这笔捐款,以后去留完全尊重六斤意愿,绝不乱用捐款。(据央视)

  很显然,杨六斤,这个被舆论改变命运的孩子,在未来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操控,他的故事还将继续发酵。这500多万善款,不仅远远超出了一个孩子正常成长的基本所需,更考验着人性和权力的伦理。因为它的诱惑,在未来,这笔善款极有可能诱发出新的纠纷与祸端,成为这个从弃儿变宠儿的孩子难以承受之重。

  对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家族来说,很明显,每个人都还没有做好迎接一笔巨款的准备。善款的直接受益人杨六斤尚未成年,他并不具备处置巨额善款的能力;而六斤的监护人,除了早已改嫁的母亲,还有堂哥,不仅缺乏处置善款的经验与能力,本身也处在众口揣测的风口浪尖。也因此,如何有效使用这笔善款,如何让这笔善款不被滥用而真正落到实处,就不能只是六斤的亲属说了算,而更需要社会、政府的监管介入。最重要的,还应该由其本人、家属、社会公益人士、媒体等,组成一个有经验、有信用的慈善委员会,去相互制衡,去共同管理这笔资金,去共同决定与支持杨六斤的成长。

  其实,对一个常年身陷孤苦的孩子来说,钱其实并不应该是救助的唯一重点,还应紧跟上的,应该是持续的生活、学习帮扶,是良好的教育,真诚付出的爱心。这些,并不需要太多钱财,却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政府公共责任,以及持续有力的社会公益行动。一个孤独成长的孩子,要真正走出能自我抉择的有长度人生,很显然不是拥有一笔难以承受的数百万巨款,而是拥有能改变命运的能力。而这,离不开良好的教育与付诸具体行动的公益帮扶。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