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30日03:01 来源:湖南日报
本报6月29日讯(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周小青)长沙市优质初中学位进一步扩充,今年城区新增周南梅溪湖中学、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长沙市一中新华都学校和湖南师大附中博才二校,约新增5000学位。这是记者从今天长沙市教育局举行的小升初微机派位活动现场了解到的信息。
近年来,长沙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继续采取对口支援、委托管理、捆绑发展三种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多推一”发展模式,倾力扩充初中优质教育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4月,该市又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办学的实施意见》,采取促进教师内部交流、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完善招生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扩大人事自主权5项新举措,扩大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基础教育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同时,他们积极实施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今年,城区除高新区试行划片招生外,其他区小学毕业生升入公办初中,继续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指标到校、微机派位”的原则进行;升入民办学校、子弟学校以及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南雅中学(过渡期公办寄宿制学校)的,按照“自愿报名、免试入学、超员摇号、录满为止”的办法进行。长沙外国语学校、雨花区外国语学校、岳麓区外国语学校、长沙市十一中艺术班、贺龙体校、长沙舞蹈艺术职业中专、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南雅中学艺术班,以及体育与艺术传统项目学校,根据市中招办下达的特色学校初中招生计划和特长生招生计划在微机派位前进行提前录取;民办学校、子弟学校今年不再参加微机派位,按照市中招办下达的招生计划实行自主招生;乡镇(场)学校、小区配套建设学校、子弟学校、民办中学的子弟实行对口升学;双盲人子女、行动困难的残疾儿童由区教育局审核后在微机派位前就近安排到公办初中学校入学。
(来源:湖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