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9日09:01 来源:南方日报
佛山冯了性传统手工制作大蜜丸。
戴嘉信 摄
致美斋的第一台液体定量售卖机。刘力勤 摄
百年老店系列报道版面。
自秦汉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广东商道便源远流长。独特的岭南商业文化,开放、务实、兼容求新的粤商精神,滋润培育出众多百年老店。这些百年老店历经岁月的洗礼而愈发散发光彩,它们的经营之道、成长基因和文化传承,既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也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呼应。
从去年12月26日起,在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南方日报集中骨干力量,策划推出了“广东商道·破译百年老店文化密码”大型系列报道。这组报道选取了以“中华老字号”为主的20家广东百年老店典型代表,以鲜活的故事、深入的访谈和专业的分析,集中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深入挖掘和总结了广东百年老店过人的经营之道和优秀的文化基因。
“广东商道”系列报道持续半年,今日推出总结篇。接下来,还将分别从“以今观史”和“以远观今”的角度,围绕百年老店的商业文化推出两篇深度述评,既“往回看”,从老字号的发展历史里寻找中华优秀传统之根,更“往前看”,探究百年老店如何与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科技接轨的问题,使老字号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在新的起点上走向世界。
据悉,南方日报还计划将系列报道结集成书出版,并结合相关图文报道、访谈视频和宣传片等,通过互联网渠道进一步全方位宣传推广。
全媒体报道深入总结广东商道
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跨度里,南方日报以每周一个彩色整版的节奏,陆续刊发了23期报道。在20期企业报道中,除主稿“解码”篇外,还配以“掌柜言”、“上河图”、“街坊议”、“威水史”及“论道”等栏目。
其中,“掌柜言”展示了当下这些老字号掌门人的思考和企业的最新动向;“上河图”则以形象的特写展示这些百年老店古时今日的风采;“街坊议”通过一些老主顾和见证者之口,讲述这些百年老店的经营之道,从侧面反映老店的经营理念;“威水史”以时间为轴,记录百年老店曾经的荣耀与辉煌;“论道”则是全篇的点睛之处,通过采访专家学者并结合记者观察,以简短的文字,道出由百年老店引发的思考,并提出对企业乃至相关行业未来发展的建议等。
与此同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南方日报社还联合广东省老字号协会等机构,共同举办了两场百年老店座谈会,对百年老店的文化传承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围绕报道的老字号企业故事与座谈会,南方日报还制作了多个微访谈视频、一部主题宣传片在南方网推出,网址以二维码形式刊发在报纸版面上,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的全媒体立体传播。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精神文明办主任顾作义曾对上述系列报道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该组报道作为省委宣传部去年组织的广东历史文化系列报道之一,亮点多,有深度。“特别重要的是,这组报道还把广东人敢为人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达济天下的商业精神和商业文明进行了深度的阐述,是对广东商业文明一次很好的总结。”
在粤掀起关注百年老店热潮
系列报道推出后,读者反响强烈,也掀起了一波社会各界对广东百年老店的关注热潮。上个月底,该系列报道更是直接促成2014中华老字号博览会暨旅游嘉年华首次落地广东。
该博览会汇集全国众多的知名老字号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性老字号行业盛会。其中,在广东地区老字号展团中,共有80家老字号企业参展,约占该地区老字号企业总数的70%,包括皇上皇、致美斋、趣香、王老吉、陈李济、敬修堂、莲香楼、陶陶居、鹰金钱等。
在该展会开幕当天,在广东省商务厅指导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了“百年老店发展座谈会暨第二批‘广东老字号’授牌大会”,来自政府、老字号行业协会、优秀老字号企业精英、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纵论中华民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挖掘百年老店文化内涵,探寻百年老店发展方向。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这一系列报道不仅深入挖掘、分析和破译了这些广东老店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的文化密码,也为传播广东商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并为更多广东企业如何应对时代挑战,不断做大做强,打造了一个让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共同探讨的良好平台。
■声音
专家:对岭南文化产业发展很有意义
“南方日报持续半年多时间,连续推出的广东商道系列报道很有意义。”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宋俊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广东的老字号企业大多缺乏自我包装的意识,此次借助权威媒体进行宣传,可以推动老字号品牌的传播,让消费者更了解老字号,了解粤商文化。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该系列报道对当下岭南文化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也有很大意义。”宋俊华说,除了让消费者更了解老字号企业与粤商文化,让老字号企业更好地反思认识自身,对文化产业从业者来讲,也可将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源,从中获得一些信息。“老字号不仅仅是传统的,将来也有可能成为时尚,与我们的时尚生活融合起来。”
宋俊华建议,在对百年老店宣传报道时,除对老字号的历史以及背后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外,还可对老字号的创业者和传承人进行挖掘,以及对老字号背后的文化与当下新兴的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为之牵线搭桥,不但推动广东老字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岭南传统商道文化发扬光大。
协会:为更多百年老店涌现提供借鉴
“这样的报道对老字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一些企业只注重销售,认为只做好销售就够了,并不重视文化内涵。”广东省老字号协会秘书长范依萍表示,众多广东的百年老店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无数的辉煌与磨难,至今仍欣欣向荣。但由于广东老字号企业大多务实低调、埋头做事,这也使外界对很多百年老店了解不多,认识不深。
“我们会员反映说,他们都很满意,觉得系列报道详细,并不是简单地一笔带过,对老字号的文化和历史,老字号专有的特点都进行了深入挖掘。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报道会激发老字号企业意识到,不要一味地看重经济效益,品牌也是非常重要的。”范依萍说。
她表示,每一个老字号,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都有着别人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从更大的范围而言,这一系列报道的意义还不只限于老字号企业。“可以说,这个系列报道为以后广东涌现更多百年老店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企业:报道促使百年老店坚定信念
“这组报道若干年后再拿出来看,就是一份我们广州酒家的史料了。”广州酒家总经理助理赵利平对该系列报道称赞道。他表示,系列报道非常立体、深度地呈现了广州酒家的历史脉络。“很多广州市民是和广州酒家这些老字号企业一起成长的,《南方日报》记录的不仅仅是企业的发展,更是广州市民社会的缩影。希望今后类似的专题报道最好能够在不同的阶段时点相继推出,一波又一波,持续发酵!”
“目前阶段,由于资金的有限,我们主要以对产品的直接宣传为主,对于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这次的系列报道,很好地弥补了我们企业品牌宣传的短板。”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东升表示,《南方日报》的整组报道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潘高寿药业的发展历程,内容翔实,角度全面,向读者和消费者很好地介绍了岭南药业的商业文化。
“南方日报社今年以来进行百年老店大型系列报道,是一个非常成功、非常必要、及时的系列报道。”李锦记公共关系和企业传播总监赖洁珊说。
赖洁珊认为,南方日报的报道对老字号企业有多重积极意义:此系列报道创新地站在“破译百年老店文化密码”的角度,为广东商业模式赋予文化底蕴;同时,报道通过挖掘广东老字号的商业内涵,把握广东商业文化的精髓,寻找广东商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唤起人们对新时期粤商文化的关注;此外,报道不但通过优秀企业的事例为其他企业和行业整体树立典范,也帮助百年企业对自己的经营之道和企业文化进行梳理和分析,促使百年企业更加珍惜百年传承的不易,坚定了永续经营的信念。
●南方日报记者
牛思远 欧志葵 彭琳
实习生 周鹏程
总策划:顾作义 张东明
总指挥:王垂林 陈广腾 姜 晖
统 筹:郭亦乐 陈 志 练学华
执 行:牛思远 郑照魁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