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9日08:11 来源:福建日报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福州城区,门槛或将降低。福州市公安局已草拟了《关于进一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政策的意见》,建议在福州五城区连续居住满3年,有合法住所,且与居住地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满3年以上,并交纳社会保险满3年,可给予落户。
对许多进城的农村务工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在不远的将来,有望真正成为“城里人”了。
成为城里人,户籍很重要。因为在人们看来,有了城镇户口,才有可能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福利待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这样才算是真正地融入城市。
然而,从这个意义来说,户籍又不是很重要。人们要户籍,实质上要的是依附在户籍背后的可靠城市保障。如果城乡保障能够一体化,进城农民享受的福利与城里人能基本一致,那么有没有城镇户口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因此,比落户更重要的是公平。要通过改革,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均等化。也正因为如此,解决城乡间统筹一体化问题成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省内各地在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例如,石狮实行新市民积分管理办法,并将实现全域城市化;晋江将推行常住人口同城同待遇;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通过政府与社会合力推动外来工的市民化等等。
更让人期待的是,省委、省政府近日颁布了《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其中强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包括放开落户限制,逐步实现户籍常住人口与非户籍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更多的改革、更多的投入,然而人们已经从中看到了城乡协调健康发展的光明前景。
(来源:福建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