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让校训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2014年06月28日08:5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让校训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上海理工大学的校训石 董剑戟摄

  主题

  校训根植于传统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凝练表达。校训中传递的价值信念,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今年4月,光明日报开辟《校训的故事》专栏,寻访一批知名大学和部分历史悠久的中小学“校训”背后的故事,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展示校训的文化传统和正能量,引起热烈反响。

  6月24日,由光明日报社、上海市教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来自10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就挖掘和践行校训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进一步讨论。光明日报摘编部分发言,以期引起更多人关注好校训、传播好校训,让校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用校训校风滋养青年心灵

  大学校训所承载的是一个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高等院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髓和灵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张岱年曾经将其归纳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大学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学生的心灵。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把大学校训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做到“明校训、崇校风”,继而身体力行,大力推广到全社会,这是高校必须担负的重要使命。(清华大学教授 肖贵清)

  用校训传播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是涵养和被涵养的关系,就是用传统的优秀文化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核心价值观,一是指进一步从理论上提炼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指对公民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两方面都需要“涵养”的作用。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开辟文化和实践上的活水源头和多样化渠道。比如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等,要进一步拓展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渠道,通过大学的校训文化传播核心价值观也是比较新颖、很有意义的一个方面,值得期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刘建军)

  校训体现大学精神

  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很多百年老校的校训既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既拥有世界的视野,又彰显中国的情怀。

  以校训作为切入点,对大学精神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校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简洁明了地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人,比如学校以校训作为道路的名称,能时刻提醒学生牢记校训的教诲,树立社会责任、国家担当和世界关怀。(复旦大学教授 高国希)

  校训和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大学,尤其是著名大学,往往是通过校训这种最简洁最凝练的方式让人了解这所大学的人文精神、办学目标。在当前中国各大高校,校训不仅展现了大学精神,而且也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三个层次来理解,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大学作为公民价值观培养、传播最重要的阵地,既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校训教育中,又可以通过师生的切身感受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南京大学教授 杨德才)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