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土楼子”申遗:8年磨砺11分钟通过

2014年06月28日08:43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土楼子”申遗:8年磨砺11分钟通过

  南方日报记者 谢苗枫

  实习生 陈琰

  当地时间6月22日,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项目也被宣告申遗成功。

  从1985年关于建议长城申遗的提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起,中国共有47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申遗成功,实现广东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3年后,含广东丹霞山的“中国丹霞”也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成为广东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申遗究竟耗时多长?步骤怎样进行?世界遗产的标准如何划定?或许我们能从开平碉楼的申遗之路一窥端倪。

  挂职干部慧眼拾遗

  在北方看惯四合院的李玫隐约觉得这种叫“碉楼”的群体建筑一定有着不比寻常的故事。于是,她利用休息时间把开平的15本县志从头到尾翻了个遍

  在著名侨乡广东省开平市,人们总能在村口湾边、坡上林间看到一座座古朴沧桑的碉楼。时光荏苒,一代又一代的人休养生息,却从来没有发现披着苍凉外衣的它们就像一部部史诗,守着家园的同时,也站在了古朴与时尚、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会处。

  直到1999年的深秋。

  11月初,李玫从国务院办公厅选派到开平市挂职任市委常委。上任第四天,她来到塘口镇自力村“家访”。在与一家农户结束长谈后,李玫站在村口打量四周,突然被几栋主体方正、墙面斑驳、顶部有圆有方的奇特建筑深深震撼。

  在北方看惯四合院的李玫隐约觉得这种叫“碉楼”的群体建筑一定有着不比寻常的故事。

  于是,她利用休息时间把开平的15本县志从头到尾翻了个遍,寻访一些华侨和文化、文物部门的人员,发现这些独特的建筑正是独特历史的解读。

  开平碉楼始建于16世纪,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大量华侨回乡置业,开平碉楼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最多时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000多座。

  “碉楼是开平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2000年初,在香港一次团拜会上,李玫首次向当时的开平市委书记谭思哲等建议,将开平碉楼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什么?‘土楼子’也能申遗?”消息传开,乡间哗然。

  因为旷野之间,那样的“土楼子”满目皆是,人们既不知道它有什么价值,也不懂什么是“世界遗产”。

  “当时不但老百姓有怀疑,就是一些国内的知名专家来看后看法也不统一。“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首席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回忆,有位专家第一句就是“你们以为申报世界遗产就这么简单、这么容易”,但几乎所有亲眼看过开平碉楼的专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事实上,李玫的建议一提出,就得到开平市乃至江门市、广东省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开平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开平碉楼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江门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广东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

  于是,开平碉楼申遗之路从2000年正式启航。历经8年风雨,北京时间2007年6月28日8时35分,世遗大会主席敲响木槌:“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全票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次普查改变申遗名字

  因世界范围内申遗热的兴起,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申报项目的审批事宜进行了重大改革,规定一般每个国家每年申遗不超过一个项目

  一个在世遗大会上毫无争议地通过的项目,为什么申报的时间长达8年?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程序。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规定,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至少符合其规定的10个标准之一。在包括联合国世界遗产协调员亨利博士等专家眼内,开平碉楼的建筑独一无二,是“中国人民走出去,然后把西方的一些优点带回家乡,并且不断延续”的典范,起码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6个文化遗产标准中的第三、第四、第五条。

  然而,从“土楼子”到“世界遗产”,开平碉楼先得迈出“统计”的第一步:这样的“土楼子”究竟还有多少。

  据了解,开平碉楼分布在全市15个镇区、16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因此,开平碉楼申遗办成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对全市碉楼进行普查,摸清碉楼的数量,分布的位置,建造的年代等情况,为“申遗”打基础。

  但仅靠办公室的人手,即使每天连轴转,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任务,于是,从2001年初开始,开平采取了依靠村干部为主体的碉楼大普查。

  经过半年时间,第一次碉楼普查结束。结果显示,开平有碉楼1833座。

  2002年2月,开平碉楼申遗的申报文本通过了联合国初选,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胜利似乎近在眼前。

  与此同时,因世界范围内申遗热的兴起,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申报项目的审批事宜进行了重大改革,规定一般每个国家每年申遗不超过一个项目。

  为了更具竞争力,弥补普查中建筑专业性不足的遗憾,省市有关领导接纳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复合“再探一次底”的建议。

  2004年3月,张复合当时的两个研究生杜凡丁和钱毅风在开平重新设计、制定了调查表格。

  但当他们走进村落时,却有点迷惑了。“因为每个村庄,几乎都是碉楼和被当地人叫作‘庐’的楼房并肩而立”,杜凡丁说,“庐和碉楼很难区分,所以当地在第一次调查的时候,有很多碉楼可能被当成了庐,或者有很多庐看成了碉楼,包括我们也是(这样)。”

  随后,他们给出了碉楼与庐的界定标准和尺度,历时13个月,与开平碉楼申遗办专业人员一起,跑遍了开平几乎所有的碉楼,完成了第二次、第三次普查。在第三次普查结束后,开平的每栋碉楼都进行了登记、拍照、调查核实,形成了2万多张图片,以及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

  不少专家研究这些资料发现,开平碉楼是跟田野风光、农村田舍组合在一起的,单一“碉楼”难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佳环境的代表”,因此,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锦江里村落和马降龙村落群,为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地。

  最后,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一锤定音,把申报的名字改为“开平碉楼与村落”。

  最没有悬念的一个项目

  每个申遗项目的审议时间一般为15分钟,但对开平碉楼这一项目没有任何争论,只用了11分钟就顺利通过

  尽管文本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但由于“每个国家每年申遗不超过一个项目”的规定,2005年、2006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项目都不是“开平碉楼与村落”。

  “有两三年时间,碉楼申遗在外人看来似乎停滞不前了。”开平碉楼申遗办一位工作人员回忆,“外边有些疑惑,但我们自己明白,作为这样一个申遗项目,以前的保护基础比较薄弱,如果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往前赶,反而不好。”

  据介绍,“申遗”大体要经过几个关键性步骤: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申请及论证报告,通过后纳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国家文物局又将提名文件提交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进行预审,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两个机构分别独立审核;在预审通过后,要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申遗文件,并接受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现场评估;在现场评估通过后,再提交年度举办的联合国世遗大会上投票表决通过。

  2006年1月,7年磨砺、先后易稿10多次、补充了2万多张有价值图片和许多华侨文化历史资料,申报名称改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申报文本,加上详细的《开平市碉楼与村落保护管理规定》和《旅游规划》,被送往北京。18日,法国传来喜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文本一次通过。

  欢欣鼓舞的同时,开平也在埋头“打磨”这个项目,一些非常基础性的工作不断展开。比如,《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乡土教材在2006年5月出现在开平市各个学校的课程表上。

  “鸿雁越洋飞,梓里长情意,缺柴、缺米真悲苦,男儿揾食把家离……”2006年9月15日,伴随着幼儿园传出的《数碉楼》儿歌,一向以严格要求著称的马来西亚籍人士卢光裕,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派遣,来到开平,对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

  4天时间里,卢光裕风尘仆仆地考察了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的四个提名地,最后写出了他迄今为止仅有的一次充满赞誉的评估报告。

  2007年1月,国际古迹遗址委员会执委会在巴黎召开专家评审会议,“开平碉楼与村落”先拔头筹成为44个入选项目之一,过了“执委会关”,获得提交于2007年6月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表决的资格。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中国近几年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中最没有悬念的一个项目。”表决前,国家文物局一位领导曾动情地说。据悉,每个申遗项目的审议时间一般为15分钟,但在新西兰基督城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对开平碉楼这一项目没有任何争论,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只用了11分钟就顺利通过。

  (广东省档案馆对本文提供史料支持,特此鸣谢)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