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养虎为患还是尽在掌握

2014年06月28日08:42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养虎为患还是尽在掌握

  在6月26日举行的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动正在升级的问题,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上校表示,日方在军事领域方面的任何政策调整都不得损害邻国的主权和安全利益。他再次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不正视历史,就有可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而在此之前,“中日军机异常接近”话题在日美两国外长进行的一场40分钟的热线通话中成为主题之一。随后,日本媒体开始大肆渲染所谓“日美外长作出共同对抗中国的表态”。

  看似在针对中国的问题上,美日两国又步调一致起来。安倍政府进一步加快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步伐,美国则在为其助威呐喊。

  在亚太地区,美国一直以日本为“马前卒”。但日本军力“走出国门”后,对于以“不平等”的美日同盟为重返亚太基石的美国来说,日本这颗“棋子”还能一如既往地“听话”和“管用”吗?

  日武器出口抢美国份额?

  “日本修改武器出口原则,或将与美国争夺国际军火市场。”日前,一组来自俄罗斯专家的评论,让美日一向“坚如磐石”的盟友关系引起外界关注

  “美日同盟关系是否依然如初见?”这一疑问源于今年愚人节发生的一件历史性转折事件——当天,日本内阁会议决议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对日本武器出口限制大幅“松绑”。

  这一决议意味着日本摘下了带了47年的“紧箍咒”——“武器出口三原则”。著名的“武器出口三原则”,于1967由日本佐藤荣作内阁提出,即禁止向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遭受联合国制裁实施武器禁运的国家以及国际冲突当事国或有冲突危险的国家出口武器。到了1976年,三木武夫内阁决定对“三原则”规定之外的国家的武器出口也需慎重,因此,日本自那以后,武器基本是“自产自销”,出口几乎被全面限制。

  然而,安倍内阁的上台,经过一系列明里暗里的操作,已让这一“紧箍咒”开始“松动”。根据“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除了武器,技术和制造武器相关设备的转让也被允许。而在转让的条件方面,限制条件则被大幅放宽。

  譬如,旧原则中“禁止向冲突的当事国或有冲突危险的国家出口”这一条,“有冲突危险的国家”几个字在新原则里不翼而飞。这意味着,日本可以向菲律宾、越南等国出口武器,可以与像以色列这样存在冲突危险的国家开展武器联合研发。

  在这之后,安倍内阁引导日本军事力量“走出国门”的企图,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十三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被公然展示到世界面前。

  有专业人士分析,安倍早在2006年第一次上台执政时,就在为“解禁集体自卫权”铺路,先是制定了国民投票法为修宪程序,后又将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这次拿武器出口三原则“开刀”,更被视为扫清了日本修宪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障碍。

  那么一旦放开出口限制,日本武器的海外市场究竟有多大?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分析师韦泽曼认为,哪怕是西方国家,也会对日本武器感兴趣。“比如,澳大利亚愿意购买日本的潜艇技术,美国和法国对其陆基武器系统会感兴趣。”

  “很感激今天有机会在一个月之前会面之后,再次见到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希沙姆丁先生”,“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先后会晤了包括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今年的香格里拉会上,小野寺五典一开口就和潜在的生意伙伴“套近乎”。

  日本最想“摆脱”美国?

  若安倍政府从根本上解禁日本武器出口,那么其军工企业将迅速抢占国际军火市场。而巨额的出口利润会大幅提升日本军工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这或将使日本不依赖美国就能成为军事强国

  目前,日本国内承担武器制造的生产商主要有三菱重工、NEC公司、川崎重工等,若从数字上看,武器制造仅占这些企业产值的2%-10%,军火生产根本算不上企业的主营业务。

  “但这样想就危险了。”曾参观过上述某重工企业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说,虽然武器制造占的业务份额少,但该企业宁愿每月白白花钱保养生产线,也要保证武器制造的厂房随时能够投入生产。“日本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警惕,这些企业的整体实力居世界前列,一旦完全放开武器出口,日本武器的生产随时将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但在俄罗斯专家看来,对日本武器出口限制的放开,更需要担心的是美国。

  资料显示,日本军火制造商在某些特定领域的研发已超过美欧等国,其突出优势是小型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有报道称,日本计划研制的代号为F-3的战斗机,将比F-35更先进。F-35是美国及其盟国联合开发的新一代“联合先进攻击战斗机”,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联合研制,有“世界战斗机”之称。F-3则是日本引进美国技术制造的单发隐形战斗机。据报道,与F-35相比,F-3的隐身优势更明显,而这方面的研发正是由三菱重工负责。

  “俄罗斯在武器供应方面主要专注于中等价位市场,而日本很可能与昂贵武器供应国展开竞争,比如美国或法国。”俄罗斯专家普霍夫直言,日本放开武器出口将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的产品展开竞争。

  “若安倍政府从根本上解禁日本的武器出口,那么其军工企业将迅速抢占国际军火市场。而巨额的出口利润会大幅提升日本军工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这或将使日本不依赖美国就能成为军事强国。”国内一位军事分析人士如是说。

  “不难看出,‘摆脱美国’才是安倍不顾违反和平宪法第九条、寻求国家正常化背后的真实意图。”国防大学教授朱成虎少将表示。

  美国掌控日本信心何来?

  历史上与日本交手基本保持全胜,日本身为二战战败国的历史事实,以及美国在日本强大的军事存在,是美国对日保持战略自信的根源所在

  可是从目前来看,美国似乎对此并不担心。至少在公开场合,美国十分袒护日本这个开始不太听话的“小兄弟”。

  “如果美国在重返亚太过程中力有不逮,是否应该让日本在美日同盟中发挥更大作用?”今年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一位日本学者在美国防长哈格尔演讲结束后提问。

  “当然,美国支持日本获得集体自卫权所付出的努力。”哈格尔对此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批驳安倍和哈格尔是“一唱一和”。

  无独有偶,就在日前,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在长达40分钟的电话会谈中,借炒作“中日军机异常接近”问题,共同宣称反对“以武力改变地区现状”,将矛头直指中国。

  从这些事件来看,美国对日本在东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的做法基本持默许、纵容乃至帮扶的态度。美国是否担心牵制日本的缰绳被扯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说,美国对日本的有着所谓“战略自信”,二战乃至更久以前,美国曾数次击败日本,美国对日本军事体制从情报到武器的绝对控制,让其充满“历史自信”。

  1853年,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威廉·佩里,用几条小船就打开了日本国门。在此之后,美国与日本的在交手中基本上是“每战必胜”。

  “一战后,美国搞了个华盛顿会议,会上签署了九国公约,迫使日本将青岛还给中国;二战就更不用说了,美国彻底击败了日本。”金灿荣认为,美国对日本这个国家一直保留的是胜利的记忆,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自信,因而才会“放心”地让日本充当“马前卒”,不担心日本最终会反噬美国。

  “所以有些人认为美国人犯傻,但美国人却在反问:我怎么犯傻了?”金灿荣说。

  “此外,美国还利用了日本是二战战败国这一历史事实。”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鹿音中校认为,日本若不彻底反省其侵略历史,获得曾饱受其侵略之害的国家的谅解,就不可能成为“正常国家”,也就不可能在美日同盟中获得与美国对等的地位。

  而在现实中,美国在日本的强大军事存在亦是其战略自信的根源之一。虽然此前9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从日本冲绳转移到关岛、澳大利亚及夏威夷等地区,但纵观整个亚太,除了日本再没有第二个国家,有如此多的地区被如此规模的美国军队控制。“比如西太平洋能够真正容纳美国整支太平洋舰队的军港没有几个,现在完全在美军控制之下的日本就有俩,一个是横须贺,一个是佐世保。”黄靖说。

  美国还掌握了日本民间的舆论风向。“当美国宣布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时,日本人都‘哇’地松了一口气。美国在日本民间的形象,就是可以保护他们安全的强大国家。”金灿荣说,日本《每日新闻》北海道支局局长佐藤亲口告诉了他日本民众的这一心态。

  美放“虎”归山将自食苦果?

  日本实现国家正常化后,对中韩两国的影响,远没有对美国的影响大。如果美国放日本这头“虎”归山,那么美国在亚太的战略根基就会受到根本动摇

  在东北亚,让日本打头阵为自己“冲锋陷阵”,在韩国部署Thaad(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以应对所谓来自朝鲜的核威慑;在东南亚,继续向菲律宾、越南等国“展示”自己提供安全产品的能力,增强对亚太安全领域的渗透,加快重返亚太的步伐。美国的如意算盘虽然打得响,实操起来,效果却不如设想般理想。

  5月31日,就在安倍在香格里拉对话上发表演讲次日,美日韩三国防长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结果却让三国之中的“老大”美国大失所望——有关美日韩反导系统情报共享机制备忘录的议题谈判,事实上已陷入停滞。

  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会谈后对记者坦言,难以在会谈中营造出和谐的政治氛围。美国调停日韩争端的无力感已尽显无遗。

  在韩国国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昌秀博士看来,谈判的停滞,与韩国国内对安倍政府积极寻求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做法感到不安有关。一位韩国人士说:“韩国‘跟着’美国五六十年了,安全问题却从来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日本这样做,韩国的不安全感更加强烈了。”

  “美日韩三国的现状是:美日两国先达成协议,再想把韩国拉进来,希望韩国欣然接受,这怎么可能。美国不能老是说‘狼来了’,总会被识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认为,现在美国军事联盟体系的合法性借口越来越少了。

  面对美国的“力不从心”,韩国担心自己的安全,而日本则换了一个心态,觉得可以脱离美国的缰绳,自己“走出去”。

  “日本心态发生改变还有一个原因,以安倍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中国的日渐强大。”金灿荣说,自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日本的心态就开始失衡了。

  “安倍的心理很复杂。120年前的甲午海战,日本战胜了清政府,后来又战胜了强大的沙皇俄国,日本这个民族的优越感开始不断膨胀。近代以来,中国都落在日本后面,突然有一天,中国实力超过日本,这让它有些接受不了。”

  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更让安倍政府的心里没底:“跟着美国走,多大程度能确保日本安全?美国要是选择了中国,那日本怎么办?”“因此,围绕钓鱼岛问题对中国反复挑衅,与其说是针对中国,不如说是日本在试探美国。”黄靖说。

  美国《侨报》用“战争边缘政策”诠释日本的上述行为,即日本希望通过单边行动,逼迫美国做出战略选择。

  “可说句直白的,如果美国放日本这头‘虎’归山,那么美国在亚太的战略根基就会受到根本动摇。”黄靖说,比起中国,美国更该警惕的是他的“小兄弟”。

  “日本实现国家正常化后,对中韩的影响,远没有对美国的影响大。”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美国并非蒙在鼓里,实际上美国最害怕的就是对日本失去控制。

  曾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主张,美国应“不怕走向战争边缘,但要学会走到战争边缘,又不卷入战争的必要艺术”,如今,眼看“小兄弟”日本铤而走险,走向“战争边缘”,美国是否还会信心满满平常应对呢?

  指导单位:

  广东省国防教育办公室

  ●南方日报记者 赖竞超 实习生 王源 策划统筹 徐林 江华 姚忆江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