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湘南崛起新“高地”

2014年06月27日06:31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湘南崛起新“高地”

  本报记者 白培生

  通讯员 黄志中 王芳勇 陈丹

  10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荒滩瘦地,如今已成湘南地区炙手可热的经济高地,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以惊人速度蝶变。

  2009年,郴州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还不足50亿元,去年达到了706亿元。今年,他们满怀信心朝“千亿园区”迈进。

  园区地图一月一换

  始建于2003年的郴州高新区,与郴州出口加工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10年以前,主要在高新区管委会周边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发建设,园区道路少,配套设施滞后。

  2010年,郴州市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实施,为郴州高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规划,定位为郴州东部新城区的郴州高新区,将在105平方公里的郴州城市版图内,独享43平方公里。

  如何实现从“建园区”到“建城市”的历史性转变?“加大项目建设,拓展城市骨架,完善基础设施。”郴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厅级干部、园区党工委书记刘志伟说。

  但当时园区财政底子薄,没有钱,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寸步难行。

  要发展,必须打破资金瓶颈。2010年,郴州高新区组建了郴州高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行“融资-建设-经营-偿债”一体化新投融资模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解决资金问题,全面促进园区建设。

  一棋走活,满盘皆亮。2010至2013年,郴州高新区实施项目128个,完成投资50多亿元。今年,计划安排项目45项,预计完成投资39.4亿元。

  大投入、大建设,带来大发展。如今,郴州高新区内路网四通八达,城市骨架基本拉开,建有高标准园区道路40余条,形成了郴州大道(高新区段)、林邑大道两条主发展轴,建成了总部产业带、富士高端制造产业带、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带等3大发展环线。建成区面积由2009年5平方公里,扩大到去年的30多平方公里。原来的不毛之地,竖起了建筑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园区地图需要每个月更新一次,才能跟得上园区建设速度。”郴州市有关部门一位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说,每次来郴州高新区,都能看到变化,不是新的道路建成,就是新的企业竣工,稍不留神还真的会迷路。

  “2号公章”提高效率

  今年5月25日,云南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饶南湖带队来郴州高新区考察。得知郴州将一批市级经济审批权限下放,郴州高新区以“2号公章”形式,行使与“1号公章”具同等法律效力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时,他们称赞这一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2011年4月26日,郴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授权郴州高新区,以“2号公章”形式,实施23个市直部门授予的7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减少行政审批层级,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更加方便区内企业和群众办事。

  郴州高新区拥有的“特权”,其实还远不止这一项。

  2009年5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34条)。2011年10月,包括郴州在内的湘南地区又获批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而郴州始终将高新区作为“特区”,率先实行先行先试政策,在建设规划、项目用地、环保审批、财政支持、劳动用工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

  今年2月,省政府“支持宝石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出台,明确支持郴州高新区建设宝石产业园,享受国家级、省级园区相关优惠政策,重点项目用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在全省范围调剂,土地出让价款可在两年内分期缴纳,并设立宝石产业专项引导资金等,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

  郴州高新区还拥有目前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具有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是当前我国大陆地区对外开放区域中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

  良好的政策优势,使郴州高新区成为投资热土,吸引众多企业“抢滩”。目前,园区注册企业已有400余家。

  “千亿园区”大步走来

  “千亿园区”,是指年技工贸总收入过1000亿元的园区。目前,全省能达到这一规模的,屈指可数。

  2010年,郴州高新区提出,力争到2014年跨入“千亿园区”行列。当时,不少人认为这是“痴人说梦”。要知道,2009年其技工贸总收入尚不足50亿元,要在5年内登上千亿台阶,这个目标是不是定得高了一点?步子会不会迈得大了一点?

  “高新区的发展,关键靠项目建设。”郴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湘安告诉记者,项目质量的高低,决定园区发展的快慢。

  为了打造“千亿园区”,郴州高新区围绕项目建设,开足马力,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快发展步伐。

  2010年以来,郴州高新区先后引进项目188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55个。成功引进了飞利浦LED(发光二极管)项目,实现全市生产型项目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零突破。而万信达检测中心项目入驻,使郴州高新区实现了从生产产品到制定产品标准的转变。

  走进郴州高新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经营红红火火。

  金贵银业今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郴州市民营企业第一家上市企业。炬神电子项目租赁厂房生产,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3个月。格瑞普项目自建厂房,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台达电子、华磊光电、金旺铋业等企业先后追加投资,实施二期项目建设,扩大生产规模。目前,郴州高新区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关联企业集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基地、现代服务业“五驾马车”并驾齐驱,成为郴州经济建设一道靓丽风景。

  大批项目入驻,为郴州高新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10年至2013年,该区分别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10.99亿元、237.51亿元、408.06亿元、706.41亿元。

  2011年至2012年,郴州高新区连续两年在全省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名列第4位,去年跃居第2位,并获2013年度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一等奖。去年,郴州出口加工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中部地区9个出口加工区中排名第一。

  跨入“千亿园区”,我们翘首以待。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