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日前,山西省政协原常委、省地质勘查局原局长安俊生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14年6月2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记得有哲人说过,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根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刃。安俊生无疑就是这种贪婪者。
经查,安俊生在担任省地质勘查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收受贿赂;滥用职权,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便利为其亲属经商谋利;违反财经纪律,擅自决定将下属企业国有资产为私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正所谓“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这是所有贪婪者的“魔鬼定律”,安俊生自然无法“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所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是咎由自取,是罪有应得。
然而,掩案深思,如梗在喉,如芒在背,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伤风感冒、生病了,就会给自己的孩子做预防,或添加衣服,或储备药品,或叮嘱孩子要小心别着凉。总之,是防而又防,唯恐大意出错。那么,在预防腐败问题上,为什么就不能这样“人病我防”呢?
想想看,近年来有多少官员走上贪腐之路?又有多少官员在“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的结局中悔恨终生?安俊生“眼不瞎、耳不聋、心不邪”,为什么眼睁睁看着别人落入贪腐的陷坑不能自拔,自己却不能警醒、不能自控呢?笔者思来想去,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思想道德防线失守是最可怕的失守。落马贪官的问题,看似经济问题,实为政治问题、理想信念问题。事实早已证明,从功臣到罪人,常常只一步之遥;从公仆到贪官,往往仅一念之差。这个“念”就是思想道德,就是理想信念。任何腐败行为的产生,都是从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的防线被突破开始的。一旦防线被突破,什么“高压线”,什么“地雷区”都敢去触、去闯。所以,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的防线,既是防止好官变贪官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其二,贪婪心理是官员违法违纪的“加油站”。在落马贪官身上,我们会发现一种共性,即:兢兢业业往上爬,爬到顶峰后又因贪婪而堕入犯罪的深渊。这正如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所说的那样:“对于许多人,贪婪是许多祸事的原因。贪婪是灵魂的蛀虫,侵蚀了官员善良的本性,又犹如一座“加油站”,加速了他们受贿犯罪的步伐,使他们逐渐丧失理智,不顾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舆论的谴责,以身试法,甚至不顾身家性命,疯狂地攫取不义之财。
其三,侥幸心理是官员堕落的重要原因。许多贪官落马后都会声泪俱下、顿足捶胸地忏悔,真可谓“满纸忏悔言,一把悔恨泪”,什么学习抓得不紧了,什么思想改造得不好了,什么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了,等等,应该说,他们对自己犯罪根源的分析都没有错,但从他们的忏悔中也会发现,他们在大搞腐败时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侥幸。特别是“伸手必被捉”毕竟还不是“伸手‘即’被捉”,对“伸手”者的查处往往会有一个过程。这也助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让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要打破贪官的侥幸心理,就是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一套“伸手必被捉”反腐机制,让贪腐者“伸手”就能被发现。
相关专题 |
· 林伟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