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以唯才论举破除官员学历注水

冀刘立峰

2014年06月27日14:3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授课可“根据各地方政府部门的要求单独开设干部培训班”;招生对象为“各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公务人员”;班级学员包含政府机关处级干部、镇党委书记、法院审判员……。在一些网站上,不少以“干部培训”为关键词的招生广告中,收费标准从数万元起步,到数十万元不等。(6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为什么近年来干部培训班如此火爆、高价呢?自然是有市场需要。我们知道,中央和市级党委都开办有专门针对干部再教育的党校,党校重在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执政力培养。此外,为了培养干部们的各项专业知识技能,组织部门也会与高校联合开办干部培训部,以提升干部们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这两类培训班不论从教学、考试、学员选择都是正规严格的,进入这些干部培训班学习,即代表着这些干部将很快提任领导岗位。

党校与官方组织的培训班对于学员选择是严肃、认真甚至是苛刻的,只有年轻有为的优秀干部才有可能被推荐进入这些干部培训班。没有机会进入这些正规培训班的干部怎么办呢?“你有青云路,我有通天梯”,你可以到党校和正规干部培训班学个研究生学历,我就可以花钱到野鸡干部培训班混个“博士”注水文凭,官职晋升天平上,自然也不逊于你那正规文凭质量。

可想而知,正是此种原因导致了领导干部读研或者读博的“蔚然成风”,当然,学习不是目的,文凭才是目标。这些道德素养、知识水平并不高的领导干部往往是用研究生、博士文凭来为自己能力“贴金”,为自己升迁铺路。公开资料发现,十八大以来,副厅(局)级以上落马官员超60人。其中,博士学历官员至少12人,约占落马官员的五分之一。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指官员学历造假泛滥现象:“官员读博士图虚名,招实祸,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

官员文凭注水泛滥有多严重?《京华时报》曾报道,87名省部级官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22%,30个省份共有81位“博士副职”。《半月谈》调查显示,一些国家部委领跑了“官员博士化”进程,部委领导博士比例已占50%,甚至基层干部也是“人才济济”,从县领导到乡镇领导,名片上大多印有“经济学硕士”、“法学硕士”等名头。相比官员一片“博士”文凭菜地,大专学历的蒋宏坤当选江苏省人大副主任,反成了“亮点”,原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学历仅是中专,更是受到了网友的大力称赞。怪象的背后,正折射着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文凭含金量的极度不信任,真才实学与注水文凭的强烈反差。

“不管有多大的政绩,要想继续升迁,学历还是上级考虑的硬件”,一位基层干部的一句话道出了官员学历造假的根本原因。2014年1月15日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八条 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四)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五)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的培训,培训时间应当达到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要求。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

干部选拔需唯才论举,那么所谓的“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由谁界定呢?只是看那一纸文凭吗?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的北大文凭是街头买来的,原广东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只有小学学历,却拥有研究生文凭,这又是谁的尴尬?

破解领导干部文凭泛滥现象,教育、组织、人事部门责无旁贷。教育部门首先需为自己的诚信与公信力负责,严格禁止各高校为了私利违规开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部门需守土有责,在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中高度透明,认真鉴别官员教育文凭的真伪与水分。对于组织部门提交的领导干部档案,人事部门也需多一份认真态度,加一道文凭真假查询程序,这对于电子信息高度发达共享的今天可谓举手之劳。此外,各级党委政府也需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监管力度,斩断那些文凭造假注水中的灰色利益链,以“唯才论举”来打破“唯学历论”,当注水文凭人人喊打、失去组织人事市场之后,学历腐败才能真正正本清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