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5日07:21 来源:湖南日报
叶金福
近日,负责给单位打开水的阿姨向笔者提议,每天给办公室送来两热水瓶开水,基本上只喝掉一瓶,还有一瓶喝不掉,最后都不得不倒掉。为了不造成浪费,以后每天能不能只打一瓶开水。笔者顿时觉得这位阿姨的提议很不错,马上点头表示赞同。
也许,有人会说,既不用她家的水,又不用她家的电,打开水的阿姨是不是太“抠门”?
其实,在单位上班的同志都有这样的类似经历。像在我们学校里,一般四五人一个办公室,打开水的阿姨一天要打两遍开水,而阿姨生怕打的开水老师们不够喝,便多打了几个热水瓶。结果天天都喝不完。热水瓶保温性较差,第二天剩下的凉开水不得不全部倒掉,这既浪费了水,又浪费了电。
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如果其他单位和个人都能如此,从点滴处减少浪费,那一年能节省下来多少水和电呢?
其实,节俭养德不仅仅体现在不大吃大喝,而且也应注重一些小细节上的节俭。比如,刷牙的时候,切莫让水“哗哗”流个不停;大白天的时候,切莫让电灯成了“长明灯”;天凉了,切莫还让空调“嗡嗡”地开着;打印资料的时候,尽量把纸张双面使用等等。这些看似很小的事,但如果人人都“熟视无睹”,那日积月累之后再算算账,就是一笔巨大的浪费。
养成节俭的生活方式,需要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些类似“少打一瓶开水”的“抠门”,使节俭的理念真正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来源:湖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