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水表“犯病”我都能治

2014年06月24日08:49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水表“犯病”我都能治

30多年来,郑伟强一直从事水表维修工作。

  “强哥,早啊。”早上8时,顺德区供水有限公司容桂分公司的水表维修员郑伟强,像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到达办公室,准备一天的工作。刚进门,公司保安就熟络地和他打起了招呼。

  30多年来,郑伟强一直从事水表维修工作,是供水公司有名的“元老级”人马。“只要是与水表有关的,任何疑难杂症我都能解决。”他自信地说。

  一人守护2万水表

  顺德区供水有限公司容桂分公司仅有5名专业的水表维修员,却要负责容桂镇约20个村居近48平方公里范围内居民、商业、企业,约10万只水表的维护管理,郑伟强一人就要守护多达2万只水表。

  为了确保市民能尽快得到维修服务,每天早上郑伟强都提前30分钟到达办公室,安排一天的工作。“我是公司水表维修组的组长,每天都要根据客服提供的保修工单,分配组员进行水表的检修、更换、复装等工作。”他说。

  而作为一名有三十多年丰富经验的老“供水”,郑伟强包揽了大部分的维修难题。当天上午9时,郑伟强就拿着一大沓保修工单出门了。第一站他来到了老陈家里,“这家住户很着急,他说家里的水都变成蓝色了,要求我们立刻上门处理。”郑伟强进门后,立刻向老陈详细了解故障情况。

  在获悉详情后,郑伟强打开水龙头观察水质,并对水箱逐个进行检查。他发现老陈家里有向水箱投放蓝色洁厕膏的情况,这让他恍然大悟。“流蓝色水是因为水箱里的蓝色物体。”郑伟强耐心向老陈解释,因为你家没有安装子母阀。停水后,管网出现倒流情况,就会这样。

  “先把蓝色物体清理出来,再清洗水箱,再排放一段时间的水,水就会变清了。”郑伟强还建议老陈以后不要使用同类的洁厕用品,如果确实要用,就要在水箱处安装子母阀,防止出现倒流。

  对于郑伟强的耐心解释与尽心维修,老陈非常满意,他连声对老郑说起了谢谢。

  缩短用户等待时间

  这边的活刚干完,郑伟强就接到了同事的求助电话。“强哥,旧马路这边有商铺的入墙水管漏水,情况挺严重的,不知道应该关哪个水掣,你赶紧过来看看。”郑伟强又马上骑上摩托车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其实一开始我也是摸索着去解决问题。但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现在闭上眼睛都能把各种水表修好。”郑伟强自豪地说,他对水表构造、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容奇水管网的布局等都非常清楚。

  其实这种紧急呼叫,对于郑伟强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在采访的过程中,郑伟强的手机也是响个不停。“一般这些电话都是客服打来的,说明用户有紧急情况,让我马上安排人员上门维修,也有班组的成员的紧急求援等等。”他说,自己会根据工作人员的所在位置,合理调配人手,尽可能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

  但在工作中,并不是人人都如老陈般理解郑伟强的工作。他有时也会遭遇到用户的恶言恶语。“有时候确实觉得有苦说不出。”他说,但转个念头,站在居民的角度想想,又会觉得这是人之常情。

  正是这种角色互换的思考,让郑伟强得到了居民们的普遍认可。对此,郑伟强说,做售后服务的,一定要有好的服务态度。所以,每次上门维修,他都会先跟用户进行沟通,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维修方案。“这样就能减少双方的冲突,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加班加点是常事

  郑伟强的工作被妻子笑称为是“24小时工作制”,因为他完全没有下班的概念。“把一天安排的工作完成了,一天的班才算是上完。”郑伟强说,而且不管是哪个时间点,只要接到紧急维修电话,都要出发去处理。

  曾经有一新建的商品房住宅区,被压坏了水管网,造成水表脱落,300多用户停水,急需紧急修理。傍晚接到通知时,郑伟强刚刚拿起饭碗,他二话没说,把碗筷一放,就赶往现场。

  “到了现场,强哥立马关上水闸,对故障情况开始排查,并量度已脱落水表的尺寸。”当时和郑伟强一起赶到现场的同事回忆说,自己赶到时,强哥已经把前期检查做完了。当时他一边打电话回公司要求同事准备材料,一边进行简单维修工作,以争取尽快恢复供水。

  直到4个小时后,郑伟强和同事二人才完成了这次的维修工作。看着他们汗流浃背的样子,不少小区用户都纷纷表示感谢。

  去年,郑伟强和他的同事一起,共更换到期水表11370个,水掣2274宗,报停拆表198宗,欠费拆表745宗,欠费开箱复装982宗,整改大表21宗,商住楼开通水表209宗。郑伟强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员工“称号。对于繁忙的工作,郑伟强说,其实没什么,习惯就好。

  人生梦想

  做好本分工作

  郑伟强说,最大的愿望是身体健康,这样才可以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做好本分工作,服务市民。

  撰文:刘嘉麟 高绮桦 摄影:刘嘉麟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