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小村庄“倒腾”出大产业

2014年06月23日08:27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小村庄“倒腾”出大产业

  长腰岭裘皮在琶洲会馆展示自主产品。图为采购商正在选购裘皮产品。 李细华 石建华 摄

  说起白云区钟落潭镇长腰岭村,或许连土生土长的广州人都不会有太深的印象。这个位于广州地理版图北隅的小村庄,面积只有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00人。然而,经过36年的发展,长腰岭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裘皮产业基地。目前,该地区有裘皮企业116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值达到50亿元。

  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共同组织的考评专家,一致同意授予长腰岭村“中国裘皮之乡”特色区域荣誉称号。未来5年,白云区将继续扶持、引导和推动长腰岭裘皮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开拓创新,将长腰岭建设成为集创意设计、生产加工、国际采购、展览展示、产品销售为一体的裘皮时尚之都。

  ●南方日报记者 张西陆 通讯员 云宣 张苑云

  36年晋升华南最大裘皮产业基地

  36年前,长腰岭,这个位于白云区最北隅的小村庄,除了附近的村民,没多少人听说过它的存在。因为贫穷,它几乎被人遗忘。

  1978年,为了扶贫,由当时广东一位省领导主导,长腰岭引入了港资亚洲皮草厂。随后,一系列港资毛皮企业落户长腰岭,并大量招聘和培育当地员工。逐渐,村里人也开始自己创业,长腰岭的皮草加工从最初的碎料拼接,逐渐发展到整皮加工、围巾制造,甚至成衣制造。

  伴随着改革开放,长腰岭的裘皮产业走过了跌宕起伏的30多个春秋。在裘皮工人的手中,那些不起眼的碎皮料被拼接成一块整皮料,一件件美丽皮草从这里走向世界,化身为“美丽经济”的基础。

  如今,长腰岭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裘皮产业基地。目前该地区有裘皮企业116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值达到50亿元。每到旺季,105国道长腰岭段还会竖起大量用来将碎皮晒干定型的木板架,一眼望去,特色尽显。

  从早期水貂碎料加工为主,长腰岭裘皮产业升级为服装设计、原辅料供应、生产加工、裘皮销售、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的完善产业链,年产拼貂服装约60万件,整貂服装约10万件,各类褥片200多万张,其中拼貂服装产量约占全球60%以上。

  瞄准国家级美誉“壮声威”

  在业内人士看来,长腰岭裘皮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5月26日至5月27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组织专家对长腰岭村特色区域荣誉称号进行了实地考核。经考核,专家组认为长腰岭村毛皮行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一致同意授予长腰岭村“中国裘皮之乡”特色区域荣誉称号。

  长腰岭村人告诉记者,多年以来,由于国内水貂养殖水平不过关,貂皮质量欠佳,原料主要依赖进口,但貂皮进口关税一直居高不下。这一背景下,貂皮走私猖獗,不少生产商牵涉其中,行业内难免泥沙俱下、缺乏规范。

  也正是这一原因,尽管已发展多年,但长腰岭裘皮产业并未产生“大品牌、大企业”,很多老板只能“闷声赚大钱”,不敢做大做强,担心“见光死”。

  长腰岭村“两委”办主任魏富林表示,虽然长腰岭是全国重要的裘皮生产基地,但相比于浙江海宁、河北肃宁、河北辛集以及辽宁的佟二堡等地,却有点“藏在深闺无人识”。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创,也刺激了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意识的觉醒。

  魏富林说:“长腰岭裘皮生产基地迫切需要打造区域品牌。不仅如此,单个品牌再强也没有用,未来不能只靠单打独斗。”基于此,长腰岭相中了通过获得“中国裘皮之乡”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一壮声威”。

  产业升级迎来多重利好

  国家级称号到手,未来5年将是长腰岭裘皮产业的快速发展期。按规划,长腰岭将力争实现市场规模年增长20%、年缴税收逐年翻番;每年吸引2至3个较具规模企业进驻,带动社会就业5万人;力争2016年建成交易中心二、三期,2018年建成广东裘皮城,实现市场规模逾180亿元,实现年缴税额8000万元以上,致力于将长腰岭打造成最具有现代时尚魅力的“中国裘皮之乡”。

  要逐步实现5年规划,魏富林坦言,目前用地紧缺以及经营者创新观念的培育,可视作长腰岭发展的两大瓶颈。要解决问题,必须借助区、镇、村以及协会等力量,形成合力全面推进长腰岭裘皮产业的创新发展、品牌建设。

  据悉,白云区将结合村镇规划、产业规划和国际健康产业城规划,打破长期制约长腰岭裘皮产业发展的用地瓶颈,将长腰岭未覆盖规划及部分属教育用地规划,调整为健康城的商业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规划。

  近期,白云区还将培育多家具有国家真皮标志企业,在3至5年内取得真皮商标企业增加到30家,并培育10个以上广东知名商标,申报3至5个全国著名商标,全面提升品牌文化价值。

  此外,借助镇村、协会的力量,交易中心二、三期工程建设正在申报审批中,计划增加创意设计、展览展示、时尚发布、休闲购物等功能,增强产业发展平台的核心作用。

  记者观察

  转变观念迎接

  “微笑曲线上优势”

  看完长腰岭的故事,有人不禁会问:为什么一个北隅的小村落能发展成为拥有完善产业链的“中国裘皮之乡”?各方合力的支撑或许是这一问题有力的回答。

  目前,白云区以定额征税的优惠政策,鼓励长腰岭农民办厂创业。同时,行业协会在产业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4年,白云裘皮协会成立,协会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各类展会和活动,通过展示自主产品形象,扩大区域知名度,着力打造区域品牌。

  品牌发展,“钱袋子”饱胀与否至为关键。魏富林告诉记者,协会还抓住了银行关注民营企业、扶持小微企业的有利时机,争取到了广州农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9家银行机构的大力支持,为长腰岭裘皮业者提供了信贷资金。

  “钱袋子”无后顾之忧,品牌升级转型“催化剂”的作用自然与日俱增。坐落村内的白云国际裘皮交易中心使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以“前店后厂”的优势成为了全国裘皮市场第一手货源地,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商的采购。

  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长腰岭裘皮产业的特点仍是“小规模、大群体”,企业数量较多,但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经营者品牌观念尚待提升,而观念甚为关键。

  从创业伊始查看,裘皮行业在管理和思维上是有先天缺陷的。很多企业起步低,粗线条生产,由父子兵、夫妻档、兄弟连等形式发展起来。他们在小作坊里靠几块皮子、一把月牙型切刀起步,众人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将其发展壮大。但管理模式和观念滞后,营销模式老化、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给裘皮企业埋下隐患。

  当今社会,品牌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人们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和对名牌的认知为品牌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进品牌战略实施,加快传统产业品牌建设,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长腰岭企业的“软肋”不是生产基地所处的位置,而是“微笑曲线”的“上优势”即设计和品牌渠道。想要打破“上优势”的阻碍,转变观念势在必行。张西陆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