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白云荣膺全国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2014年06月23日08:27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白云荣膺全国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民营科技园是白云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典型样本。李细华 摄

  6月6日至10日,白云区迎来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家组调研。该项目由科技部立项,国土资源部组织,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省土地开发储备局牵头,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组织实施,并在广州、佛山、无锡等地建立技术应用示范基地。白云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区域特征明显、转型迫切,被项目组织方确定为广州示范基地,作为项目技术应用、集成与示范的重点区域。当前,白云区处于突破土地低效利用的攻坚期,依托基地建设,力图打造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全国示范区。

  ●南方日报记者 黄伟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迫在眉睫

  去年,“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被列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建设用地二次开发问题引起了决策者和理论界的高端关注。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此前透露,项目共设立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调查评价技术研究、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土地配置与调控研究、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技术研究、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数字化监管技术研究和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技术应用集成与示范研究等六项子课题。

  “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进一步探索我国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规律、特征,构建适合推进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的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的政策体系。同时,通过顶层设计,促进将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制度与政策纳入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范围,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模式。”上述人士说。

  课题研究有其深层次背景。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本月20日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的现状还没有根本转变,城镇低效用地占到40%以上。

  王守智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地耗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一些地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大幅下降,脱离了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低效用地占到40%以上,农村空闲住宅达到10%-15%。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城市建成区的11%。

  近30年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推进,广东大量村镇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经济大循环,但低效利用问题一直较为严重,且已形成路径依赖,制约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省土地开发储备局牵头,联合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16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实施。

  “我们了解到,项目实施要在广州、佛山、无锡等地建立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通过研发和应用示范,最终形成一套可在全国推广应用的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科学方法、技术体系、技术装备以及技术应用规程及标准。白云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区域发展特征明显,产业转型升级迫切,经多方争取,最终被确立为‘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广州示范基地’”区国土分局局长刘晓明说。

  白云区多个再开发案例获关注

  白云区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专家组调研活动,区国土房管分局作为组织单位,精选了多个再开发案例供专题组调研。

  记者了解到,旧村改造方面选定了陈田村、小坪村,旧厂改造方面选定了农民工博物馆、国际单位,重点考察其改造模式,了解改造方案及改造现状;工业小区方面考察了云城街汇创意产业园、228创意园,鹤龙街嘉溢科技企业孵化器,侧重调查集体物业已进行或拟进行微改造项目,了解低效集体工业小区转型升级再开发效果。

  调研还涉及物流园区、村集体留用地开发和工业园区项目,如考察了金沙洲永旺留用地项目,专门了解留用地合法建设途径,关注其产业布局与经济收益。

  专家组成员对白云区土地利用样本的丰富性、多样性给予好评。一位专家直言,经过现场调研,发现白云区长期以来确实存在土地利用低效、低端产业集聚、城乡经济混杂、城乡规划缺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区域发展转型。但换一个角度看,意味着大量的村镇建设用地可以改造,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契机。

  而在充分了解白云区重大平台、关键片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策略后,多位专家表示,白云区有条件探索出一条村镇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的新路来。

  6月8日,区国土分局组织了先期自行开展的调研项目成果汇报,来自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的5个团队从白云区的土地、房产分析,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用地结构统计分析,二手房交易情况以及对《白云区关于加强规划国土管理、规范土地征收储备供应有关工作的意见》的评估等五个角度全方位分析了白云区现有土地经营模式和新政策的可行性。

  6月9日,区国土分局、区规划分局、区城改办、区发改局、区地税局、黄石街、金沙街相关负责人结合调研项目作情况介绍,并与专家进行交流研讨。

  出席座谈会的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林安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旧”改造的试点工作,专门成立工作小组负责“三旧”改造的政策制定、业务指导以及相关工作的接管工作。“希望项目组的各位专家能更加深入白云区调查研究,并能结合实际工作为白云区献计献言,促进示范基地的建设。”杨林安说。

  集体建设用地高效开发加速

  一份调研材料分析,由于历史上规划功能定位之后,城乡规划和用地管理不足,白云区目前面临两难:一是低效用地现象严重、土地产出效率低;二是建设用地规模紧张,难以保障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村集体建设用地低效首当其冲。经统计,白云区北部四镇的农村人口为26.71万人,而现状村庄面积已高达83.01平方公里,村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311平方米,是《村镇规划标准》的2.1倍,其中不少为无人居住的危破房及空心村等低效建设用地。村集体物业方面,大量的货运场站、批发市场、村社工业小区及零散工业厂房等低层次、低效益的产业用地面积大、产出低。

  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全区近200个工业小区,占地面积约9.68平方公里,但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仅为4.97亿元/平方公里,远低于全市7.99亿元/平方公里的平均值。

  去年以来,白云区已全面吹响低效用地二次高水平开发的号角,提出“八条腿”走路策略:一是推动连片规划,研究划定改造单元;二是推进标图建库和完善历史用地手续;三是推动一批符合要求的集体旧厂房项目实施改造;四是推动一批村集体物业整治与现状村居市政设施微改造相结合的项目实施改造;五是推动一批与政府土地储备相结合的项目实施改造;六是推进具备全面改造条件的旧村庄实施改造;七是服务企业完善征收手续再供地工作;八是选择一批工业小区、专业批发市场进行现状整治改造,推进转型升级。

  目前,白云区已确定第一批8个符合要求的集体旧厂房项目,目前已完成了初步改造方案的编制、审批工作,正在加快办理规划审批和报建工作。

  白云区将以权属交易透明化、改造主体企业化和运营服务专业化推进园区改造升级,甚至采取财政扶持鼓励改造经营主体进行业态运营升级,构建城市经济新形态。

  白云区集体建设用地高效开发加速,为项目研究提供了应用平台。“这一项目以科技为支撑,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国家级投入的重点科研计划,其试点工作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土地政策层面能否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探索土地利用模式、各行用地的内涵挖潜,解决土地资源的内部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省土地开发储备局相关人士说。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