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0日09:07 来源:南方日报
联东U谷丹灶项目将打造融合二产三产融合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都市型产,、、业园区。图为高层研发办公楼效果图。
目密集动工(竣工)的形式,向外界宣告它的崭新生机。
梳理丹灶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不难发现,不少当下兴起的诸如大数据、新能源、电子商务等新经济元素都能在这里找到身影。同样,在西樵和九江,也涌动着不少新经济的项目。他们有些还是种子,有些已经生根发芽。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些新经济种苗将引领南海西部的产业突围。
上世纪80年代,丹灶因“敲锣打鼓贺富”而闻名遐迩。改革开放初期曾担纲“贺富先锋”的丹灶,在新经济时代已经异军突起,期待成为“转型样板”。
●撰文:盛正挺梁惠瑶
转型路上的新使命 从“先富起来”到“率先创新”
水路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年代,南海西部三镇都曾有过各自的辉煌,南海“敲锣打鼓贺富”的故事,就发生在丹灶;不过,随着主要交通方式的改变,三镇的发展慢慢被赶超。如今,电子商务等新经济的兴起打破了交通、区位等局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让西部重新成为投资者的“新宠”。改革开放初期敲锣打鼓“先富起来”的丹灶,在新经济时代,已经率先创新起来。
近年来,丹灶的投资价值似乎重新被发现,各类优质项目纷纷抢滩丹灶,丹灶各项经济指标也多次名列南海全区前列。
其实,丹灶的工业化是走在南海全区前列的。回首往事,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不甘贫穷的丹灶人就靠着手拎肩扛做起了小五金加工,并借此成为南海首先富裕起来的地区,诞生了南海首个万元户。“敲锣打鼓贺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丹灶老早就是南海学习的榜样。
西樵、九江同样有辉煌的历史。九江因水路交通便利,利于货物进出,各式货品云集,商贾客旅云集,曾是一个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商埠,被誉为“小广州”;西樵茶市、纺织曾盛极一时,因达官贵人云集,西樵山一度被称为“官山”,山下曾有码头可直通香港。
不过,随着交通路网逐渐转向以陆路为主,地处非中心区域的丹灶、西樵、九江三镇慢慢被南海其他镇街赶超。
如今,交通路网的完善以及佛山中心城区的西拓,缩短了南海西部三镇与中心城区的“时间距离”,让投资者的目光重新聚焦在这里。继去年龙湾大桥开通后,4月
30日,新西樵大桥正式通车,南九复线也有望于国庆前通车,从禅桂去往西樵、九江等地变得更为便捷。季华路西延、博爱路西拓一旦实施,丹灶与南海中部、佛山中心城区的距离也将更近。
而电子商务的兴起更是打破了交通、区位等局限。互联网市场家具第一品牌——林氏木业,短短7年时间将销售额做到8亿元;凯仕乐(中国)医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去年长期占据京东商城按摩器具类销售冠军位置,今年1月,仅在京东商城的销售额就超过3000万元。这两家企业都位于南海比较偏远的九江镇。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部三镇保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及经千百年沉淀的岭南文化底蕴,成了吸引投资者的新“资本”。正如梁环宇所说,“现在的新生代工人不仅要工作,更要生活、休闲、娱乐。”
目前,除了丹灶,西樵、九江的一些产业园区也正加快建设,西樵的纺织服装项目、九江的无纺布产业基地、九龙国际家具总部项目都已经落户。在新经济的浪潮中,改革开放初期先富起来的丹灶,已经走在率先创新的路上。
■沙龙
佛山新经济版图上丹灶区域价值如何再提升?
嘉宾 郑灿儒南海区区长杨景刚丹灶镇镇长梁环宇联东集团常务副总裁
新能源、新物流、新园区……
昔日的“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在产业业态层面,逐渐向外界呈现了属于自己的新面孔。人们不禁要问:在过去几年里,丹灶曾对自己的发展路径有过怎样的思考和研判?面向未来,在佛山新经济版图上,丹灶的区域价值又如何再提升?
对此,南海区长郑灿儒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包括丹灶在内的南海西部片区目前的发展势头和未来的努力方向,都离不开对交通路网的投入和对区域联动的迎合。
路网投入集中中西部昔日“西伯利亚”融入核心区
在桂丹路开通之前,丹灶曾被称作“南海的西伯利亚”,产业发展一度深受影响。桂丹路开通后,丹灶迎来了一波发展潮。但目前丹灶与南海中部、东部的交通路网仍不十分通畅。
近年来,各类优质项目纷纷落户丹灶,新式园区、物流中心、检测中心等一系列平台逐步成形;但是,对于交通路网的期盼,丹灶一直不曾消退。
“上个星期,我去龙湾大桥、新西樵大桥那边走了一圈,发现交通环境改善很多,城市发展空间很大。如果博爱路西拓、季华路西延,丹灶和西樵、南庄一样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丹灶镇长杨景刚说。
博爱路西拓将连通狮山和丹灶,丹灶将更好地承接南高区核心区的产业辐射;季华路西延将连通丹灶和禅城,将缩短丹灶和佛山中心城区的距离。
对此,南海区长郑灿儒表示,该区近几年路网的大投入集中在中西部。“除修建旅游大道、物流大道等路网,密切西部三镇之间的连通外,还有不少连接外部的路网,比如轨道新交通将把西部和东部连接起来。”
找准定位优二引三区域联动错位发展
谋求与周边镇街的连通,并不意味着丹灶失去自我定位;相反,在历年的发展进程中,丹灶一直有较明确的定位。“丹灶的产业和城市,都是一种近郊的、休闲的、健康的模式。”杨景刚说。
这一定位中透出明显的与周边镇街错位发展的思路。丹灶地处产业高地狮山和文旅高地西樵之间,在产业发展层面,与狮山相错位,狮山主打一汽大众等高端制造,丹灶就瞄准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研发、汽配、产品检测、高端生产服务业等领域;在文旅发展层面,与西樵相错位,西樵主打佛教、理学等文化,丹灶则发掘道教养生、休闲运动文化。
对于这个定位,联东集团副总裁梁环宇比较认同。他认为,丹灶是一个靠近佛山中心城区的镇,与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但路途不远;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又保留着自己较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刚好比较适合我们打造一个二产和三产相互融合的都市型产业园区。在这里,员工既有工作,也有生活、休闲、娱乐。”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