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0日09:05 来源:南方日报
101公交车司机潘师傅又开始了新的一趟出车,有乘客询问站点,潘师傅微笑为他解答。
邓文燕 摄
随着夏日的深入,气温也随着一路飙升。大部分市民都逃离晒化了的室外,尽量猫在室内叹空调。可是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每天早上5点起床就奔波在大路上,无论烈日炎炎,还是暴雨如注,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不敢懈怠,他们就是公交车司机。春去秋来,日夜更迭,不少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但由于其服务类的行业性质,不可避免遇到了许多非议,譬如服务态度差、个人素质水平低等。
近年来,清远的公交车司机也饱受市民诟病,部分司机甚至被形容成“态度恶劣”、“无素质”、“黑心”,但这是否真的就是我们这个茁壮成长的城市“守望者”形象?近日,记者深入到公交车司机的“前线”,去了解这个群体真实的工作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 邓文燕
每日素描:早上5点起床 吃饭时间10分钟
6月18日下午4点10分左右,在名都公交车总站,101公交车司机潘师傅准时坐到了驾驶员座位上,他将准备开始又一次的“出车”。101的另一个终点站是市人民医院,全程用时约1小时20分,而潘师傅每天要重复走同样的路线5-6趟(一来一回算一趟),用他自己的话说:没什么感觉,就是踩刹车和油门的脚有点累。
今年47岁的潘师傅,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八年,而在这八年间,他只在家吃过2次年夜饭,其他的都是在工作中的短暂休息时间匆匆解决。潘师傅说,他们现在每个月的休息时间为4天左右,采取轮休模式,过年过节时如果没遇上休息时间就只能按时上下班。如果排到最早的班,早上5点左右,潘师傅就要起床,从家里走路约45分钟到发车地,准时6点开出101的第一班车,而晚上最后一班车的发车时间是11点,那就意味着他的收工时间是12点半以后。
然而,长时间的劳累工作获得的回报并不多,潘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拿自己上个月工作26天的工资收入为2700多元为例,平均每天就100元多点,而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司机的收入状态。因此,潘师傅认为,工作时间长、收入偏低成为不少人抗拒公交车司机这份职业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年轻司机都做不久,更情愿出去闯。”
长期保持同样的姿势开车,导致不少公交车司机被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困扰,而每天赶时间吃饭,更让司机容易患上胃炎。下午5点30分左右,潘师傅的车回到了名都公交总站,他立即下车奔向附近的车站调度室,他告诉记者,他下一次出车时间为5点47分,因此要抓紧这10几分钟吃完晚饭。
记者跟随他进入调度室,一张简易木桌上摆满了不少饭盒,都是公交车司机从自己家里带过来的饭菜,旁边的凳子上已经坐了几个司机正“狼吞虎咽”吃晚饭。顾不上和旁人说话,不够10分钟,潘师傅已经把自己的饭菜吃完,他说,这已经很不错了,很多时候只能扒几口或者等下一趟回来再吃,午饭也是如此。
工作之囧:最刺痛的话就是乘客说要投诉
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路线、同样的动作,潘师傅向记者感叹,有时也会感觉到厌倦,特别是当遇到一些不理解的乘客时,心里更难受。他坦言,虽然大部分乘客都是理性的,但当遇到一些比较野蛮不讲理的乘客时,司机也是人,有时候也会和乘客回嘴几句,这种情况就需要双方多谅解了。
“作为一名公交车司机,最刺痛的话就是乘客说要投诉,因为司机一旦被投诉,很可能就会被公司作出停班、扣安全奖的处罚,本来收入已经不多,这样一来工资就更少了。”潘师傅说,所以大部分司机被乘客挑刺时尽量都不反驳,但当听到“要投诉”时可能就忍不了要吵几句。
就在记者跟访潘师傅的车途中,一位老婆婆在上车时带着责怪语气问潘师傅为何这趟车等这么久,潘师傅向她解释是由于这个时间段有几辆车去加气(101公交车为LNG汽车)了,导致车次间隔较长,让老人家久等了,老婆婆听后才转怒为笑,赞这个司机态度不错;在另一个站点,有一位抱着小孩的乘客上车,潘师傅立即向车后喊话,谁给让个座;正是放学时间,几名小学生挤上车,潘师傅提醒道,小朋友站好抓紧扶手……
生活不易:面临家计、公司、社会多重压力
每一份职业都有其不为人知的苦闷与压力,公交车司机更是如此。今年42岁的公交车司机李新华所开的路线是最受清远市民非议的205专线,由于其复杂的历史原因(曾外包给私人,因营收问题多次与市民发生冲突,于2013年被市二运公司收回),205成了司机和市民中最不受欢迎的路线,但李新华并不这样认为。
作为一名拥有10年经验的老公交车司机,李新华说,其实开哪一条线路都是一样的,同样要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陌生人,同样可能遇上难缠的乘客,同样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首先是司机家庭方面的压力,很多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靠这份工资收入维持家计,其次是公司的压力,公司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要遵守,另外还有乘客、交警、社会上的舆论等等,都是公交车司机无形的压力。”
李新华举了个例子,他所开的205线,去年开始总站设在了新北江小学,每到放学时间,学生和来接送的老人居多,老人多数持证免费乘车,但按照规定,只有1.2米以下学生可以免费坐车,超过1.2米学生要投币2元或刷学生卡(7.5折即1.5元),但实际情况则是,很多超过1.2米学生不投币或者只投币1元,司机反复强调后,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和那些学生说了一次,但第二次他又忘了,因为是小孩,司机也不忍心不载他,所以很多情况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时候实在太多这种情况就说了几句,最后反而是车上大人投诉说司机态度差或拒载之类。”李新华说,这种情况太普遍了,205线的每一个司机都遇到过,而在记者跟随205车的过程中,确实在新北江小学站看到了李新华所描述的学生投币不规范现象。
平常心:苦中作乐秘笈是放宽心态
工作辛苦、收入不高、压力很大,但李新华已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了10年,他也总结出一些公交车司机苦中作乐的秘笈,就是要放宽自己的心态。每天做同样的事固然是沉闷的,也很容易麻木,尤其还可能经常被乘客不理解,公交车司机的情绪容易波动,作为205路线司机队长的李新华,经常和自己路线的司机们聊天,听他们发发牢骚,他劝慰他们放宽心态,不要和乘客吵架,有什么问题耐心解答。
放宽心态后,所看到的风景自然不一样。李新华告诉记者,自己也因为这份职业有满足感和开心的时候,比如遇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乘车,他们会提醒老人慢慢来,等老人坐稳再开车,这时很多老人都会对司机报以感激,说声谢谢。或者当遇到下雨天,停车靠站时能稍微等一等,或者靠前靠后让乘客少淋雨,也会让很多乘客报以感谢。这些虽然都是很小的事,但足以让李新华倍感欣慰,这也是工作的一种快乐所在。
在短暂的休息时间,李新华也有自己的放松之道。放假时和家里人聊聊天、诉诉苦,或者和朋友喝茶吃饭,再不然可以去运动一下,这些都是释放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当然我更希望乘客对我们多一些谅解,比如候车时间久了,可能是因为车坏了需调动应急车耽误了时间,或者正是吃饭时间司机多吃了几口饭,每天出车时间都是规定好的,一般情况下司机都不会偷懒。”
“我们老了,谁来做公交车司机”
■困惑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无论是潘师傅还是李新华,都向记者提到,现阶段很多人都不愿意加入到公交车司机这个行业中来,导致司机青黄不接,甚至社会上还形成一种“公交车司机地位低人一等”的偏颇说法。李新华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年轻人不愿意开公交车,而5-10年后他们这一批中年司机就走向了老年化,到时候公交车司机会更加紧缺。“我们老了,谁来做公交车司机?”李新华困惑地问记者。
清远市二运公司公共汽车分公司何经理告诉记者,现阶段清远公交车司机年龄偏大,大部分司机都在40-50岁之间,并且文化水平偏低,普遍为初中文化。问及为何出现此现象,何经理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公交车驾驶员要求较高,需取得A1大型客车驾照3年以上(现已放宽到2年以上),并考取客运从业资格证;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年轻人认为公交车司机这份职业过于辛苦,工资收入也不高。
何经理坦言,目前公交车司机收入不算高,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安全奖、服务奖等各项考评奖和一部分营收比提成组成,不同的路线按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近年来,清远公交车司机缺口增大,以他所在的二运公司为例,公交车司机招聘工作长期进行。“比如6月份,我们有条线路一下子走了3个司机,现在只招到1人。”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