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愿您在天国 以爱照耀社会

2014年06月20日09:00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愿您在天国 以爱照耀社会

徐太太瞻仰徐祥龄遗容。

  斯人远去,精神长存。中国十大社工人物、香港外展之父、东莞民工服务之父徐祥龄先生因脑动脉破裂,于2014年6月15日下午4时10分离逝,终年83岁。

  19日上午11时30分,徐祥龄追悼会在东莞市殡仪馆星河厅举行。徐祥龄的火化仪式也于追悼会结束后旋即进行,徐祥龄夫人谭翠莲说,她希望能够找一个可以夫妻一起合放骨灰的位置,“等我百年之后,我依旧要与徐老在一起”。

  社工们承遗志续前行

  19日9时许,市殡仪馆星河厅门口,挂有徐祥龄照片的一张留言板上,被各种温馨的留言所占据。“徐老一路走好!虽然一直未能与你打一场球,但你的奉献精神一直是我们的楷模。”“愿您在天国那边,仍然以爱照耀社会。”……

  在遗体告别厅,徐祥龄的照片被悬挂在正中间,两侧挂了一幅挽联,上面写着“闲中检点平生事,夜里思量日所为”,这是徐祥龄奉献和不凡一生的写照。

  从香港赶来的东莞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义务督导陈锦祥在悼词中称,徐祥龄是他们的前辈,他为人谦虚,敬业乐业,以社会工作为终身职业。徐先生在整个社工事业当中一直走在最前线,长期专注扶持青少年走出成长的困境,培育他们成为社会的人才。

  横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总监刘小娟说,能够参与陈锦祥的社工工程,感受着真正的社会工作精神,她感到十分幸运。她说,徐祥龄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和力量从来都没有离开。我们将坚守他的遗志,继续做好社工工作,以慰徐老在天之灵。

  徐祥龄夫人谭翠莲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徐祥龄及横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关心。谭翠莲说,她永远不会狐独,因为有政府的支持和许许多多外来工子女的陪伴。她也将承先生遗志,继续前行。

  10时开始,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列队瞻仰徐祥龄遗容。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等社会工作机构,东莞市妇联、东莞市新莞人管理局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以及其它多个行业机构均送来挽联,表达他们对徐祥龄的敬重与哀思。东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横沥镇镇长刘国康及社会各界人士、徐祥龄生前的亲朋好友共计数百人参加了追悼会。

  香港社工外展的拓荒者

  当日上午,多位徐祥龄的同行也现身追悼会,看着昔日一起做社工外展,帮助各类少年成长的前辈突然离世,同行们都忍不住流下泪水。

  对于徐祥龄早年前在香港从事外展社工的点点滴滴,多位同行及后辈仍记忆犹新。李炎昌说,早年当他进入香港青年协会从事外展社工服务时,徐祥龄已经是同行人中的“明星”和“拓荒者”。

  他说,以往的社工都是定点在某个场所,让有需要的人前来接受帮助。但徐祥龄发现许多失学、失业以及失去家庭管教的青少年,一直游走在犯罪的边缘,对自己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为此,徐祥龄主动走出社工中心,与这些社会上的“小飞仔”打成一片,融入他们的生活,取得他们的信任,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李炎昌说,为了让这些社会边缘青年早日改邪归正,徐祥龄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为他们谋到了学徒工、文员、加油工等工作。一开始,这些青年自律能力较差,徐祥龄带着自己的团队,每天在上班前,就会挨个到达这些青少年的住所,敲门让他们起床,并将他们带到上班的地点,让他们慢慢养成正常上班的习惯。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数被徐祥龄帮助过的边缘少年都过上正常的生活,在工作中也颇有建树。但他们没有忘记徐祥龄的帮助,他们不时会回到香港青年协会,为协会建设出资出力。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李炎昌说,徐祥龄一生帮助过很多人,而这些受帮助的人又会在有能力的时候帮助别人,这种大爱的传递,才是徐祥龄最令人景仰的。

  悼念

  “希望能够找一个合放骨灰的位置,等我百年之后,我依旧要与徐老在一起。”

  ——徐祥龄夫人谭翠莲

  徐老先生50多年热衷社会工作,致力服务困难群众,以一个平凡人的非凡之举为社会、为东莞社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要在全市突出宣传他的务实作风、愚公移山精神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信念。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

  徐老,我们永远怀念您,我们与您的精神同在,我们将继续您未完的事业。

  ——横沥社工代表

  徐老不仅是香港外展社工的拓荒者,也是“东莞社工之父”,他在社工行业中的贡献会成为我们指路灯,让我们一代代的社工人,更坚定地沿着他的路走下去,服务社会。

  ——香港社工同仁代表

  这些年来,我的学杂费都是徐爷爷创办的社区中心资助的。得知徐爷爷去世的那一刻,我感到特别震惊和难过,平常像长辈那样照顾和帮助我们的人,竟然走得这样匆忙。

  ——横沥东豪中学初三学生韩东

  南方日报记者 方镇彬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