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0日08:58 来源:南方日报
上沙小学举办的悦读嘉年华活动,全体学生、老师都必须化妆成书本上的人物进入学校“狂欢”。
鲁力 摄
5月30日早晨7点多,身着白衣、手持宝剑的一位“侠客”出现在上沙小学门口,而后,“蜘蛛侠”、“白雪公主”、“诸葛亮”、“哈利波特”等人物陆续来到,在学校开起了party,他们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巡游”,高兴地做着各自的经典pose……这不是“穿越”的梦境,而是上沙小学举办的一场“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的悦读嘉年华活动。学校全体学生、老师都必须进行角色扮演,化妆成书本上的人物进入学校“狂欢”。
这只是学校吸引、激励学生爱读书的一个活动。在福田区上沙小学,学生在课外读不同类型的书,并且做类似给作者、书中主人公写信、为书中人物设计新形象等有趣作业,便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兑换“悦读币”。“悦读币”不仅可以买门票听学校的讲座,看各班播放的电影,也可购买图书或自己心爱的礼品。而若你成为校级十大富翁,可获邀跟校长共进晚餐,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记者了解到,上沙小学目前正在推进“学生悦读创新工程”,希望让学生爱上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掌握阅读策略,更有效阅读。
作业可为书中主人公设计卡通新形象
作业可为书中主人公设计卡通新形象
1
5月30日的巡游结束后,三到六年级汇集到阶梯教室,经历了层层筛选的课本剧正在这里“决赛“,所有课本剧都是学生根据课本改编而成,甚至连道具都是学生亲手制作完成。
与此同时,在一二年级的教室里,“故事妈妈”比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班都挑选了一位妈妈和好几名同学组成“战队”轮流到同年级各班表演,并向小评委“拉票”。
10点半,各班陆续进入了电影欣赏时间,《天才眼镜狗》、《爸爸去哪儿》、《小鬼当家》等多部孩子们爱看的电影在不同班级放映。值得一提的是,每部电影的海报都是由学生自行设计,他们还带着电影海报到各班宣传,希望更多的同学走进自己的班级观看。当然,要跨班看电影需要用“悦读币”购票观看。
电影结束后,图书跳蚤市场“开卖”,各班在家长义工的帮助下纷纷在操场上开辟图书摊位,每一本书都由孩子们提供。在这里,学生可以用“悦读币”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
对于为何举办这种形式新颖的“悦读嘉年华”,校长徐永红表示,是希望激励学生喜欢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孩子读了一本书,了解了书中人物的特点,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试着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对阅读是一种升华,可能会觉得阅读更好玩了。”
那名一大早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侠客”就是由徐永红扮演,他加入角色扮演是希望起带头作用,发动老师、学生更好地参与。他告诉记者,角色扮演在教育中很重要,美国的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让学生随时展示是“家常便饭”,这培养了美国孩子开放、自信的性格。而国内受大班化教学、主流价值观等因素影响,角色扮演、让学生展示的机会还不充分。
事实上,为了吸引学生喜欢读书,学校想了很多办法。在上沙小学,每一间教室都设有班级图书分馆,里面的藏书多达300多本,名著、名人传记、漫画、科幻等各种类型的书应有尽有。走廊、一楼大厅也设有书吧。记者看到,大厅的书吧分为左右两个,书吧沿墙壁设置了阶梯状书架、木质榻榻米、齐色小圆凳,上有卡通塑料盘吊顶……置身其间,恍如在童话世界的小书屋。学校的图书馆也与众不同,除了书籍种类十分丰富,还添置了适合学生坐的小沙发,看起来十分温馨、舒适。
这些图书馆、书吧的藏书共有3万多册,从早上开学到下午5点时时开放。下课后,沿着班级而行,你会看见很多小读者,或站、或坐,或靠躺,津津有味地在阅读。在图书馆,也会看到一些学生安静地享受阅读时光。5年级的沈同学便是其中一位,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看《父与子》,“上次看了一半没看完,所以下课就直接过来了。”
上沙小学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本《悦读旅程》,这本《旅程》由学校制作,每学期开学发给学生,让他们用来记录阅读的心得、体会。《旅程》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有趣。以六年级《悦读旅程》为例,共分为8个部分,开篇是校长写给同学们的一封信,旨在鼓励孩子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然后依次是“阅读策略简介”、“培养孩子阅读图书锦囊”、“伴读技巧”、“推荐阅读书目表”,这四部分帮助学生和家长在阅读初期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接下来是“我的阅读旅程记录”内容,包括设计人物新形象、四格漫画、评短篇故事集、创意阅读报告等。
校图书馆墙壁上张贴着一些学生的阅读记录。二年级的章鹏飞在读完《森林报冬》一书后,设计了他最喜欢的书中的“人物”——狗熊。他还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为什么狗熊天生就有巨大的本领?”一名五年级学生在读完《爱的教育》后,给作者亚米契斯写信,告诉他自己从三年级就开始读起了这本书,这本书让他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有信任才完美……
“这样的设计是让学生做起来充满新鲜感,而且做这样的阅读作业远比传统的让学生摘抄词语、写读后感要快乐、有效得多,可以彰显孩子的个性,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徐永红说。
学校讲座要凭“悦读币”购票入场
学校讲座要凭“悦读币”购票入场
2
与《悦读旅程》配套,学校还设计制作了“悦读存折”。存折是对学生阅读情况的记录,学生读完整本书后,填写日期、书名,家长认证签名,每周老师会集中对“存折”进行认证签名、积分,这些积分可以换取相应的“悦读币”。读不同难度、厚度、类型的书积分不同,得到的“悦读币”也不同。
可别小看这些面额30元、50元、100元不等的漫画“悦读币”,他们的用处不少。“悦读币”积攒到一定数目,可以到学校图书馆的“奖品兑换区”换取奖品。奖品小到一支笔,大到足球、书包、阅读灯等,累计有20多种。还可以在图书跳蚤市场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班级电影入场券及讲座入场券。
记者了解到,班级、学校会定期选出“悦读存折”中“悦读币”最多的10名学生,评选他们成为阅读“班级十大富翁”、“校级十大富翁”,将他们的照片在学校大厅醒目位置张贴,后者在期末可以与其爸爸妈妈跟校长共进晚餐,进行读书分享。学校以这些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以“富翁”为榜样,读更多书。
徐永红告诉记者,学生毕业后,其“悦读存折”中的积分无法在其他学校使用,因此学校会鼓励毕业生捐出积分,学校按积分折算出相应数额的钱,这些钱可用于毕业班学生向母校赠送毕业礼物。
“玩好‘悦读币’不重要,重要的通过这种方式营造阅读氛围、文化,让孩子爱上阅读。”徐永红说。小学生天性喜欢玩,如果硬生生地命令他们必须读书,效果不好,甚至有可能让他们厌恶读书。因此,学校借鉴香港一些学校的方法加以改进,推出“悦读旅程”、“悦读币”等学生喜欢、有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爱上读书。
使用“悦读币”是否会无形中培养孩子的功利、物质意识?对此,徐永红认为,“悦读币”与现实中的货币没什么关系,只是他们用来激励学生多读书的方法,“如果一定要跟金钱挂钩,那也锻炼了他们的理财能力啊,我们的孩子恰好缺乏理财教育。”
从提起阅读兴趣转为有效阅读
从提起阅读兴趣转为有效阅读
3
对于为何要做学生“悦读”推广,让学生爱上阅读,徐永红解释,爱读书的孩子语言更丰富,内心世界更多彩,更有思考力,也更可爱,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会更强。作为深圳典型的城中村学校,上沙小学的生源85%以上是外来打工者子女。由于家长学历不高、忙于生计、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等原因,使得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阅读意识也较淡薄。学校仅5%的学生拥有个人小书架,家庭藏书生均不到5本。
“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读书、会读书非常重要,上了中学面临中考、高考压力,不太可能有太多时间做课外阅读。既然家庭对孩子的阅读支持力度小,那只能由学校来尽力弥补。”徐永红说,他知道即使做很多工作,也不能保证学校1000多孩子都爱上读书,但至少给孩子提供了机会和帮助。
两年多前,上沙小学加入了北京一所学校校长李希贵牵头发起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在课堂内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原来一个学期就学习一本语文教材,现在是除了语文,还有配套的延伸阅读书,延伸阅读也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原来小学生从入校到毕业,课内阅读量只有120多万字,而实行主题学习后,课内阅读量会达到1000万字。”徐永红说。
课外有很多空余时间,学生是否可以用来读更多书?于是学校改建了图书馆、书吧,并创新用“悦读旅程”、“悦读存折”等方法,让孩子在课外时间也有兴趣读书。
初步的变化随即而来。课余时间,不少学生自动来到书吧或图书馆翻看喜欢的书籍。一年级学生家长梁女士告诉记者,其女儿之前不太愿意看书,现在回家后挺喜欢看绘本、童话书,有时还会问她,“我去看我存了多少钱(悦读币)了”。一位名校老师接触这里的学生后,夸赞他们知识面非常广,而在近几年的市区作文比赛中,这些“城中村学校”的孩子屡获大奖。
徐永红说,阅读不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个慢功夫,需要长期积累,其影响可能在二三十年才能看到,“我平常开玩笑会说,如果只让我做一件事情,那我就做阅读,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他还称,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怎样让学生有效阅读是他们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上沙小学分管阅读工作的老师王涛表示,如何有效阅读是很多学校面临的问题,有效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教,老师要尽可能传授给孩子阅读的策略。“一旦掌握了策略,个孩子就完全打开了阅读的大门。”
●南方日报记者 孙颖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