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门头沟机关党员回村报到

2014年06月19日09:10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门头沟机关党员回村报到

  门头沟7491名机关在职党员有了第二岗位,他们回家乡报到,利用业余时间为群众服务。一个月来,已经解决了配电线路老化、修建景区资金短缺、回迁小区楼门管理不规范等123件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不久前,门头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党员刘永桓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潭柘寺镇王坡村,找到党支部报到。

  “咱们村离文保单位潭柘寺不到500米,不能发展工业,耕地面积小又分散,村民致富难啊。”村支书王永清一见面就把难题摆了出来。

  刘永桓村前村后走了好几趟,他发现村集体经营的一个100亩的果园荒废着,梨树、枣树、苹果树多数都已经枯死了。

  “这都是村里之前尝试过的种植业,但是效果都不好,不怎么结果儿,渐渐就荒废了。”王永清说。

  回到单位,刘永桓立刻联系,请来了区里著名的果树专家杜金旺。

  “梨树怎么能和枣树种一起呢?那梨还能长的大?再说这里这么缺水,不能种这种含水分高的果树呀!”专家一眼看出了症结所在。在对王坡村的海拔、气候、土壤等进行考察后,杜金旺认为村里的自然条件可以嫁接新疆“大杏仁”——扁桃。

  上周,在杜金旺的指导下,50株从新疆空运来的扁桃母枝全部发芽成活了。“顺利的话,明年年底就能收获果实,还可以发展后续的加工产业,这回村里致富真的有希望了!”村民们充满了期待。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门头沟区充分发挥机关在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建立了在职党员回村报到制度,建立“报到联系档案”,并将党员为群众服务情况与单位、个人年终考核挂钩。

  不少难题在党员干部的积极奔走下解决了。门头沟交通局党员干部魏承浩到城子街道龙门新区报到的第二天就有居民向他反映,说居民楼到社区门口的公交站要走20多分钟,出行实在不便,希望能将公交车开进社区。

  真有那么远吗?魏承浩当即走了一趟,这一走他才发现,整个龙门新区共94栋楼,从社区最里面的94号楼到社区门口的891路公交车站,快走也需要25分钟,对于社区的老人或小孩儿来说太不方便了。

  魏承浩找到公交公司反映、协商,最终促成对线路的调整,在社区中间的位置增设了两站,为居民解决了出行难题。

  门头沟团区委的党员乔兵杰回到军庄镇香峪村报到的第一天,村支部书记韩淑清就给他出了个“命题作文”,“想想怎么把村里的文化建设搞好点儿?”乔兵杰用了一周的时间,进山入户,与当地老人聊天,翻阅档案资料,他发现香峪村的香椿树很多,村里还因此有个“香椿尖子”的美称。行!就围绕着香椿做文章,在区文明办的帮助下,香峪村建成门头沟区第一个乡情村史陈列室。

  ……

  一个月来,7491名机关党员进村入户,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将‘8小时党员’变成‘全天候党员’,让党员走出机关办公室,回到社区、村庄中,面对面了解群众的需求,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难题,既密切了群众关系,又转变了思想作风。下一步,全区将进一步丰富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激发党员内在动力,促进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使群众路线落到实处。”门头沟区委书记韩子荣说。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