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9日08:13 来源:南方日报
金融平台
就在上个月,横琴在金融创新上又创造了一个“全国第一”:游客如果想在横琴兑换货币,不用再携带现金,只要持银联卡在指定的货币兑换机构刷卡就可以兑换到自己需要的外币。这在全国尚属第一个。
银联卡刷卡兑换仅是横琴金融创新成果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的三大平台之一,横琴在全省金融改革创新中也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横琴利用国家赋予的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政策,从机构引进、产品和业态创新、服务体系、扶持政策等方面着手,推动金融产业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呈现出金融类机构数量迅速增长、股权投资基金产业逐渐形成、各类资管公司纷纷落户、要素交易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商业保理行业蓬勃发展、跨境金融业务崭露头角、港澳金融合作实现新突破、财富岛雏形已现显的良好发展态势。
截至5月末,横琴金融类机构已超过400家,注册资本超过650亿元,其中有近300家证券、资产管理、股权基金、创投基金机构等各类财富管理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6200亿,横琴已经成为广东最重要的金融产业集聚区之一。下一步,横琴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成粤港澳金融合作“新平台”、金融改革开放“试验田”、中国南方财富岛。
政策 多元体系形成金融创新“政策洼地”
近年来,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步伐不断加快,国务院批准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省委、省政府也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强省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全省的金融改革创新面临新的机遇。
在广东由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转变的布局中,横琴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加快金融重大平台建设,省市联动共同推进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等重要金融聚集区建设。
金融产业是横琴新区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横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里共包涵了三十四项金融服务,其在横琴乃至珠海的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近年来,横琴不断推动金融产业改革创新,形成了推动金融产业发展尤其是金融创新方面独特的政策优惠环境。
在国务院对横琴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允许横琴区内金融机构开办外币离岸业务、区内企业可以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可以试点发行多币种产业投资基金和土地信托基金(计划),这些先行先试政策使横琴的金融创新拥有了“尚方宝剑”。
在省级政策层面,《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明确要求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横琴新区开展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试验。
CEPA补充协议9同意在横琴新区开设银行分行或法人机构的澳门银行年末资产要求降至40亿美元,CEPA10也出台了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背景金融机构在广东设立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全牌照证券公司的规定,为横琴与港澳金融的合作奠定了政策基础。
同时,横琴还先后出台了促进私募基金业、商业保理发展及人才奖励的配套政策,再加上通关、财税、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目前横琴在促进金融产业发展上已经形成了以国务院和省批复的先行先试政策为纲领、以本土的金融扶持政策为配套、以便利的通关政策和优惠的财税政策为支撑的多元化政策体系。
成效 金融类机构注册数量超400家
4年前的横琴,金融机构只有一家农信社,金融产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今依托优惠的政策环境和高效的政务服务,横琴金融业的后发优势逐步显现,横琴金融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日趋明显,金融创新业务实现了一定突破,初步形成传统与新兴金融类机构齐聚、多层次发展的金融体系。
截至5月末,在横琴注册的金融类机构已超过400家,注册资本超过650亿元,实现了机构数量大飞跃,其中,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24家,比2013年初增加了13家。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外,目前横琴金融产业正在形成以“新”、“大”、“精”、“富”为特点的产业结构,成为一大亮点。
新兴金融类机构发展迅猛。至5月末货币兑换类7家,融资租赁8家,保理类14家,交易中心9家,资产管理类40家。特别是股权投资类机构发展迅速,包括KKR、高瓴资本、中科招商、工银国际、农银国际等一批国际知名股权投资基金在横琴落户,针对具体项目的实际投资金额超过193亿元。
大型有实力机构大幅增加。2013年以来横琴新区增加金融类企业298家,认缴资本金达到427亿元。其中,注册资本超过1亿的金融类企业71家,认缴资本375亿元;资本金50亿以上的1家;40亿-50亿的2家;10亿至40亿的金融企业7家。
要素交易平台等精品建设取得突破。目前正式运营的有广东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和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另有多个交易中心在筹备建设,这些交易平台在横琴的集聚将对横琴金融资源的配置流动带来显著效益。
财富岛可见雏形。如今横琴各类财富管理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6200亿元,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等237家证券、资产管理、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并购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天使基金、阳光私募机构入驻,各类投资管理机构达60家,横琴正成为财富管理的新兴板块。
创新 跨境金融崭露头角助力珠澳金融同城
如今在横琴,游客或市民只要拥有银联多币卡,就可以在港澳地区及境外直接使用澳币、葡币等外币账户结算,无货币转换汇率风险和复杂的购换汇手续,也不再需要跨境携带外汇,从银行卡支付上真正实现了粤澳同城,成为横琴跨境金融创新的一大亮点。
由于毗邻港澳的特殊地理位置,横琴的金融创新重点和任务之一便是加强与港澳的金融合作,在跨境结算、跨境融资、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先行先试,为人民币国际化及全国的金融改革开放探索经验。
“横琴金融创新必须服务于‘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拓展港澳金融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化发展,积极打造与港澳金融市场互动互补的、不同于内地的、具有横琴特色的跨界金融市场,形成粤港澳金融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横琴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支持横琴推进金融创新,其补充协议还将横琴新区开设银行分行或法人机构的澳门银行年末资产要求降至40亿美元,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今年1月,首家澳门银行——澳门国际银行正式落户横琴,未来两地还将逐步实现一张保单保两地等便利政策,珠澳金融合作将迈入新的阶段。
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横琴在跨境金融的业务品种、融资渠道、工作机制、货币兑换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横琴新区财金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横琴新区区内企业和项目从2010年开始正式采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主要集中在新区的部分重点项目和新进入的外资企业(如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建设项目、粤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等)。
据介绍,目前横琴部分金融机构在跨境业务品种实现多项业务创新,横琴中行在跨境同业代付、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业务上均有突破。在创新融资渠道上,近期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赴港发行15亿元人民币债券已获批,正在启动发债程序,成为全省首个赴香港发债的企业。
另外,横琴着力推动本外币兑换便利化,除了银联多币种卡在横琴实现首发外,横琴还争取扩大了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范围,截至4月末共批准成立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4家,网点合计13个,在全国率先推行的银行卡刷卡兑换业务,也有效解决了过往仅能以现钞兑换外币所造成的不便,跨境金融创新的成果正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实在的便利。
平台 金融服务基地成产业集聚“源动力”
乘车跨过横琴大桥,沿着环岛东路前行不到1公里,可以看到“横琴金融产业服务基地”的硕大招牌,在招牌背后,一排排“玻璃盒”整齐排列,中行、农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均在此入驻办公。
横琴金融产业服务基地是横琴新区第一个投入运营的产业项目,也是横琴发展金融产业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在开发初期,横琴没有一栋像样的写字楼,但金融产业要想加快发展并在短期内形成金融产业的聚集效应,必须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落户。横琴金融产业服务基地应运而生。
据介绍,横琴金融产业服务基地2012年4月18日正式动工,仅用7个月即完成了投资5亿元、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20栋国际标准花园式玻璃楼建设,并同期完成招商工作。在2012年底投入运营之后,目前已吸引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珠海金控等30多家金融及相关机构入驻,今年上半年签约入驻机构将有37家,业务涵盖稀贵金属交易、产权交易、证券投资、保险、金融租赁、金融消费、公募基金、离岸人民币在岸业务等金融业传统与前沿领域,成为横琴金融产业发展最重要的集聚区。
目前,基地内的各入驻金融企业正在加快推进多项金融创新工作。其中,中国银行于2013年9月在基地首发长城环球通多币种卡,在推进粤港澳金融合作领域取得新突破。2013年12月20日,广东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在基地开业,推动了全市乃至全省要素平台的建设,完善了横琴的金融产业格局。
如今,金融产业服务基地的入驻企业大都运营良好。广东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是金融市场要素“三公”流转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主要开展金融股权、实物资产、金融不良资产、跨境人民币等交易业务,其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5月底,该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量已达8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4全年实现交易量3000亿元。
“横琴新区是特区中的特区,广金中心将充分利用横琴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全面服务粤港澳,面向境内外提供金融资产交易和跨境金融服务,打造专业化交易平台,形成金融资产交易的产业聚集,提升珠海市乃至广东省高端要素聚集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为推进金融强省的建设增添助力。”该负责人说。
■历程
“三位一体”助力横琴金融发展飞跃
惠正投资的负责人至今对横琴金融服务中心提供的专业、贴心服务印象深刻,如今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都会给横琴金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寄贺卡以示感激。
横琴金融服务中心是横琴推动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机构。据横琴新区财金事务局副局长池腾辉介绍,在新区刚成立的时候,人手相对紧缺,从事金融招商及服务的工作人员很少,仅有财金事务局的几个人专职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但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金融招商工作越来越多,也有很多的金融机构前来横琴落户,对专业化服务机构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2012年,横琴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以“服务、协调、创新”为宗旨,主要职责包括金融招商、金融服务、金融创新等。“通俗地说,金融服务中心就是给入驻的金融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业的一站式服务,从前期向企业介绍相关政策,到协助企业办事注册等手续,再到后期入驻之后后续服务与相关协调,都会有专业人员开展一对一的服务。。”横琴新区金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该负责人介绍,服务中心招聘的都是专业人员,一些工作人员还要从事相关的金融政策研究,这种专业的服务减少了企业与政策之间的沟通成本,对促进金融机构的落户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金融产业发展的飞跃。数据显示,在金融服务中心成立之时,横琴仅有100多家金融类机构,如今已有400多家,入驻金融机构大幅增长。
除了专业的服务机构外,横琴还于今年5月成立了横琴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横琴金投”),其注册资本达40亿元人民币,主要负责运作政府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横琴重点产业等业务,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金融以及区内产业的发展。
目前,横琴已形成了以财金局为行政主管部门、金融服务中心为专业化服务平台、横琴金投为市场运作主体的“三位一体”金融工作机制,这个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将推动横琴金融产业加快发展。
■专家连线
横琴金融发展具多重优势
跨境金融探索有重要意义
到目前为止,横琴在金融创新上取得不错的成效,但与香港、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而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未来珠江口西岸发展潜力的挖掘以及珠海整体城市和经济发展的加快,可以预见,横琴的金融产业发展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对横琴金融产业发展较为了解的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宋敏认为,横琴在金融发展上有多重优势。“首先是地域优势,毗邻港澳,这两地的金融业都较为发达;其次是横琴岛的面积相对比较大,可以建设更为完善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使金融业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另外,国家和中央政府给了横琴新区不少特殊政策,如下放的监管权以及税收优惠权,加上珠海的立法权,这些政策给横琴的金融创新提供了空间。”
横琴在跨境金融、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也得到专家的肯定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表示,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对横琴新区的金融创新工作都重视、寄予厚望,这个金融创新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体制的需要。“但无论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或是离岸结算,目前都已进入了深水区。允许部分地区的先行先试,可以帮助我们摸索和探讨怎么更好地立足于经济、市场,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在横琴新区在金融方面的先行先试非常有意义。”
他同时建议,横琴的金融创新要处理好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第一要坚持服务实体的原则。这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金融创新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美国次贷危机就是金融服务于虚拟经济酿成的惨痛教训。二是要立足于市场,满足市场的需要。如果当地没有实际的经济活动,给了政策也不可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同时,金融创新要坚持需求驱动、市场导向和适度监管的原则。”
南方日报记者 沈文金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